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二一章 歷史軌跡,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耶律浚看在眼裡,心裡更加著急,惶惶不安了。偏生這個時候送來訊息,耶律撻不也再次猛攻上京城,長公主耶律特里拼死力戰,險些被刀砍中。若非蘭陵君王蕭酬翰拼死用胳膊擋了一刀,耶律特里已經一命嗚呼了。

毫無疑問,上京的情況格外緊張,如果耶律浚大軍再不回去,遼國的根基之地就要毀於一旦了!

與此同時,高麗與女真的聯軍也開始進攻遼陽府,遼國上下風雨飄搖,形勢相當不容樂觀。

雪片一樣的告急文書送來,趙昭絲毫沒有阻攔,全都以最快速度送進了幽州城裡。

趙昭也捏了一把汗,蕭觀音到底能不能說服耶律浚,這是個問題。以談判的方式結束戰爭,就此罷兵是最好不過的。

今日雖然成功阻攔了遼**隊的突圍行動,但損失也不小,契丹人真要大規模如此突圍,想要阻攔很困難,至少付出的代價會極為慘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趙昭不想看到這樣的局面。

原本想著收復燕雲之後,將國界線繼續向北推進,甚至還生出了滅亡遼國的想法。但現在趙昭想明白了,這個想法多少有些不切實際。

即便是這次戰敗了,即便是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遼國的國力或許會下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實力還是不容小覷。而宋朝經過了皇位更迭和動盪,連續幾年都有災荒,河湟、西夏和交趾都進行過戰爭,此番收復燕雲本就不是最恰當的時機,頗有不得已的感覺。

戰爭能進行到這個地步,也算是不錯,宋朝在此期間的武力和後勤力量都已經發揮到了極致。如果遼國沒有上京之亂,耶律浚堅守到冬天,趙昭怕是要步宋太宗的後塵。再來個高兩河悲劇。

所以不奢望。不盲目好大喜功。這一次收復燕雲十六州已經算不錯了。至於來日,再看情況發展,另行籌謀吧!

趙昭現在有些擔心,耶律浚若是堅持硬挺著,該怎麼辦?難道真血拼進攻幽州城嗎?

……

煎熬的一天過去了,對趙昭如此,對耶律浚更是如此!

一夜的痛苦的權衡,耶律浚頭上多了些許白髮。整個人也變得憔悴不堪。門被推開了,晨光入屋,多少有些刺眼。

耶律浚舉起手擋陽光的時候,瞧見母親蕭觀音站門口,默默地看著自己,也等待著那個答案。

“答應他,和談!”耶律浚用沙啞的聲音說出了幾個字,幾個不太情願,卻又迫不得已,同樣也重逾千斤的字。

蕭觀音輕輕點點頭。他相信兒子還有起碼的理智,儘管是個很殘忍的結局。但至少還能保全很多。

這就是人生,有太多的迫不得已,必然有得,也必須有失。

……

宋皇佑十八年,遼國鹹雍十年,宋遼兩國激戰幽州數月,最終停戰和談。

兩國皇帝在高粱河會盟,對天盟誓,簽訂一系列條約。遼向宋歸還燕雲十六州,宋停止向遼國送歲幣。“澶淵之盟”的內容,除了兩國依舊為兄弟之國外,原來的條款全部作廢。

當然了,自然也增添了新的內容,比如宋遼兩國開展互市貿易,永結盟好等,此次事件史稱“燕雲之盟”。

隨後兩國罷兵停戰,宋朝接管燕雲十六州,狄詠作為燕山路防禦使留守幽州,擔任起鎮守大宋北部邊疆的重任。

施劍飛和羅建成,种師道等一眾將領,也都留守各處要塞城池,鞏固大宋的北部防線。皇帝趙昭則率領大軍班師回朝,凱旋而歸。

耶律浚很是不甘地離開了幽州,回去上京平定叛亂。他心中有太多的憤怒和不甘心,臨走的時候他發誓要捲土重來。

可惜世間總有很多不如意的事,雖然耶律浚及時回撤,保住了上京城。但是耶律撻不也卻率部逃走了,開始在四處打游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