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二四章 脫樊籠,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亮的時候,趙昭已經在洛陽以西五十里的地方。

一夜狂奔,將士們都十分疲憊,趙昭隨即下令眾人休息。五十里的距離,已經不擔心追兵到來了。

昨夜的情況很明顯,王圭並沒有阻攔自己的膽量和實力,他畢竟是個臣子,即便是封疆大吏,也不敢對親王怎麼樣。即便是趙宗晟反應過來,及時趕到,追擊也來不及了。

座下的馬匹都是上等河曲馬,奔跑能力沒的說!

三千將士當然不是自發前來護衛秦王的,他們正是折可大統領的大宋刀鋒,當然了,如今可以改名為秦王衛隊。

早在三月二十九的太廟祭祀之後,趙昭便下令讓李承通知折可大,率領大宋刀鋒前來洛陽,接應自己離開。

以謁陵的名義離開汴京,這是他一早就想好的藉口,趙頊根本沒有拒絕的理由。所以關鍵就是從永安到潼關這段路,尤其是洛陽這道關卡。

單槍匹馬,想要過關很難,即便是有秦王的身份,人家在不傷害你的前提下強留,你又有什麼辦法?

穩妥起見,有一支兵馬保護,便輕鬆多了。尤其是大宋刀鋒,這可是自己專門訓練出來的精銳,所向披靡,對自己忠心耿耿,就是要在這種特殊的時候,發揮其作用。戰鬥力和速度都絕對有保障。

有三千刀鋒戰士在手,試問有誰能攔住堂堂秦王?

地方官沒有這個膽量對秦王動手,他們可以調動的兵馬也不會很多。哪怕是正面交鋒,也絕對抵擋不住三千鐵騎的衝擊,只要過了洛陽,迅速進入潼關。趙頊也就鞭長莫及了。

王圭為西京留守,很明顯是趙頊特意安排,目的就是了阻攔自己。昨晚他是因為發現騎兵蹤跡出城探查的?顯然不是。

趙昭心裡清楚,八成是接到了趙宗晟通風報訊。大宋刀鋒行動迅速,從潼關開始行動如風。沿途的州縣發現蹤跡時,騎兵已經過境,根本來不及阻攔。他們唯一儘快向上稟報訊息,汴京太遠,首先得到訊息的應該是洛陽的西京留守。

很可惜,王圭沒有第一時間接到稟報。邵雍在洛陽數十年。在這裡的人脈根基遠遠超過了上任不到半月的王圭。巧妙運作,神不知鬼不覺將奏報稍作延遲,等王圭接到訊息時,騎兵已經在洛陽以西二十里的地方了。

來不及搞清楚騎兵身份,便與趙昭正面遭遇,以他的職位和能耐。根本攔不住位高權重,理由充足的秦王殿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趙昭離開,無可奈何。

“可大,辛苦了!”休息時,趙昭溫言慰問。

“不辛苦,為姑父……為秦王效力是我的榮幸!”折可大態度誠懇,恭恭敬敬。

“何必那麼生分?沒外人的時候。就不要這麼拘禮了,畢竟我們是一家人。”趙昭心裡清楚,折可大這兩天並不輕鬆。

當時他在隴山訓練,等到訊息從汴京送過來,馬不停蹄調動東來,來回奔行上數百里,甚至千里之遙,哪裡能不辛苦?看著折可大略顯疲憊的身份,趙昭心中頗為感動,同時也有一個良好的預感。

折可大輕聲道:“姑父。父親來信了,讓我一切聽從姑父調遣,他在府州也會全力支援的。這次無定河的衝突,便是父親親自安排的。”

果不其然,聽到這句話。趙昭徹底放心了。

折克行父子這是在向自己表示忠心,雖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聽到他們親口說出來,心裡踏實了許多。

府州折家乃是姻親,關係最緊密之人,若是他們都不支援,何談基業?何談未來?

折克行的動作,折可大的千里奔迎充分說明他們的態度。有了折家的絕對支援,在西北才能站穩跟腳,才可以真正掌控西軍。

折可大心裡也有數,姑父成了秦王,如果將來登上皇位,那麼姑姑就是皇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