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五〇章 亡國之禍,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靈州失守了!

這對於梁乙埋而言,是一個晴天霹靂。

接到訊息時,夏州已經被攻破,種諤不過帶了幾千殘部突圍出去;銀州與綏州也是岌岌可危,折克行已經快要頂不住了;西夏前鋒的騎兵甚至已經到了延州一帶,鄜延路一帶的宋朝軍民人心惶惶。

眼看著在東路的反攻就要成功,可在這個時候,噩耗傳來,靈州陷落!

怎麼會這樣?

第一時間,梁乙埋的反應是不相信,他覺得自己在外圍的佈置相當到位,靈州是安全的。

可當得知是秦王趙昭親自出馬,從蕭關北上,越過沙漠,突襲靈州的時候,梁乙埋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他不是在韋州嗎?

梁乙埋沒有問出這樣的話,趙昭既然出現在靈州,那就意味著這是一個障眼法。可惜自己並未看出來,也沒有足夠的提防。

終究是自己大意了!

不過靈州好歹有三萬大軍駐守,城池高大堅固,竟然被輕易攻破,實在沒什麼好說的。有內應,自己竟然沒有察覺,能怪誰呢?

趙昭一早就釋出了號召羌人的文告,可是自己並未太放在心上,如今看來,對橫山羌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當然了,也有自作孽的成分。若非悉羅部強佔了羌人牧場,伍黑未必會倒戈相向。想想真是無奈,興慶府的党項貴族們整日埋怨自己抵抗不利,可若非他們倒行逆施,情面何以會如此糟糕?

如今說什麼都已經晚了。該怎麼辦才是當務之急。

靈州陷落。那邊在東線的反攻。即便有巨大優勢,也沒有意義了。趙昭此舉,乃是火中取栗的冒險行為,如今成功了,對自己而言就是釜底抽薪。

撤兵是必然的,否則若是黃河沿岸有什麼閃失,數十萬西夏大軍歸途被人切斷,後果不堪設想。

更可怕的是。靈州與都城興慶府,以及西夏最核心,最富饒的寧/夏平原,中間只隔了一條黃河。宋軍在靈州,就如同一把尖刀,時刻威脅西夏咽喉。

雖然梁乙埋認定,宋軍目前沒有渡河進攻興慶府的可能,也做不到。但關乎國都安全,豈能兒戲?只怕現在興慶府都該炸開鍋了。那些党項貴族,甚至是尋常百姓。都會坐立不安的。這些都是沉甸甸的壓力,幾乎讓梁乙埋難以喘息。

現在及時撤兵。若是能夠反攻奪回靈州,情況還是有挽回餘地,對興慶府有個交代,對大局也是有利的。

此刻,駐紮在靈州宋軍只有兩萬人,趙昭本人就在那裡。宋人有句話叫做擒賊先擒王,抓住了秦王,等若是勝利,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撤軍,反攻靈州!

梁乙埋痛心疾首地下達了命令,看著岌岌可危的銀州城,已經如同喪家之犬般的折克行與種諤,無奈轉身離開。

除了戰略上需要外,不撤軍也不行了。靈州陷落的訊息並未能完全封鎖,很快在士兵中間流傳開來。

尋常士兵不見得有那麼長遠的見識,以及堅定的心理素質。在他們看來,靈州是後方,是他們的退路。

如今靈州被攻陷了,豈非說明退路被切斷?靈州都沒了,那麼西夏在黃河以東的土地豈非全部要淪喪?

如此一來,他們也就處於宋軍的包圍之中了,想要安全,就只能渡過黃河,回到黃河西岸。

回家!

在驚恐與求生**的雙重作用下,士兵們普遍有這樣的心理。

快,必須要快!

士兵們知道,必須搶先渡過黃河,否則一旦宋軍封鎖了黃河沿岸的渡口,他們就是甕中之鱉了。當然了,北上繞道沙漠、河朔高原或者河套平原,也是能夠回去的。只是繞到千里,足矣拖死大軍,尤其是在這等人心渙散之時。更何況,那些地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