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三八章 橫插一腳,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宦官去前線打仗,當真有些別出心裁。
趙頊這麼做那自然是有原因的,如今他疑神疑鬼,普通的將領根本就不信任,唯恐派出去一個白眼狼。反咬自己一口,或者是心不在焉,不辦事,後果都很糟糕。反倒是宮中的宦官,是多年的心腹,絕對放心。
宦官領軍倒也並非無稽之談,以前是有過先例的,不過出任監軍的情況比較多。這個王中正也確實有些特殊之處,早年曾跟隨王韶在西北,有過一些戰功和作戰經驗,還在地方上任過團練使。所以派他前往,明面上是說得過去的。
為了彰顯自己的誠意,王中正和劉仁軌還特意從河東帶了兩萬士兵,以及若干民夫渡過。從而告訴天下人,自己這個皇帝在對戰西夏上出了多少力。同時也顯得自己對秦王親厚,全力支援他作戰。
如此好意,趙昭很難拒絕!尤其是麟州這個突破口,更是絕妙。
麟州和府州在行政區劃上是屬於河東路的,秦王主管西北軍政,實際上是黃河以西。但若是真的較真,麟、二州似乎可以排除在外。
府州乃是折家的地盤,趙頊根本染指不得,但是麟州這邊還是可以做文章的。
且看趙昭如此反應吧?希望王中正和劉仁軌不要讓自己失望!
只是訊息公佈之後,朝臣們的反應似乎不大好。
有人公開勸阻,說官家派王中正率領河東援軍前往支援是對的。但折克行與種諤本來是聽從秦王殿下調遣的,如今突然受王中正節制,豈非會打亂秦王點下的部署?是否該與秦王商議,或者由秦王來調遣安排王中正呢?
趙頊充耳不聞,只是推說,大宋將領在前線作戰會相互配合,共同為了勝利而努力。至於具體的節制和指揮權,很是模糊,根本不願意仔細確定下來。
官家堅持,朝臣們也沒辦法,旨意已經下發,王中正和劉仁軌已經從河東準備出發了。一切都是徒勞,大家只能根據局勢來推斷情況,隨便發發牢騷。
很多人對官家此舉並不認同,埋怨之言不說,甚至有人認為,此舉很可能導致秦王的整體部署被打亂,甚至引發失敗……
趙頊很惱怒,但他一直忍著,什麼都沒說!
可當聽聞這些人中有王安石的時候,趙頊的心情完全變了。
王安石在對待秦王的事情上本身就有些別樣的矛盾,不過如今沒什麼大事,不牽連其中倒也無所謂。
不過進攻西夏這件事,王安石還是很關注的。
尤其是形勢一片大好,更讓人欣喜萬分。按照這個節奏,逐步攻克靈夏、滅亡西夏都不無可能。
如此大好事,自然讓人欣喜萬分。王安石期盼這一天已經很多年了,滅亡西夏,斷遼國之右臂,恢復漢唐舊境的夢想便可以實現。
不管別的,王安石希望秦王儘快漂亮獲勝,奠定大宋中興富強的基礎。王安石這個人過於執拗,很多事情過於君子做派,有時候還兩耳不聞窗外事,以至於在這件事上忽略了官家趙頊的心態。
最近一段時間,他一直在忙碌著進行變法的事情,耽擱了一年,很多時期都要重頭來過。趙頊對她也頗為滿意,期待著年底的時候,財政收入情況能夠有所改善。本來君臣關係比較融洽,可偏生趙頊在此時派出了王中正和劉仁軌。
王安石單純從軍事的角度而言,覺得如此一來,會使得東路軍指揮過於混亂,相互之間不統屬,無法通力配合。
故而當著幾個新黨骨幹和學生的面,王安石表達了自己的擔憂。結果這個擔憂很巧妙地傳入了趙頊的耳中。
趙頊頓時大驚,王安石這是要做什麼?他同情趙昭?雖然知道王安石的為人和脾氣秉性,但趙頊心裡還是很不快。
他覺得自己對王安石已經夠好了,如今這等關鍵的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