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四〇章 守株待兔,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全都調動去了前線,關中腹地相對空虛,必須要小心西夏的偷襲。
明朝朱棣靖難之役,建文帝有那麼多的大軍在前方作戰,結果南/京空虛,結果朱棣抓住機會。千里奔襲,拿下了南/京城,成就帝王大業。
趙昭很清楚,自己是大宋皇叔、是趙頊名義上的叔叔。在前世那個時空的歷史上,叔叔奪了侄子皇位的成功先例只有朱棣的靖難之役,這也是自己的教材。“前車之鑑”豈可不防?畢竟梁乙埋也不是個簡單人物。
尤其是這兩年,聽說他性子日漸沉穩,早已不是當年毛毛躁躁的吳下阿蒙了。面對自己氣勢洶洶的進攻,他就沒有一點對策嗎?
這麼多天了,西夏一直沒有發起像樣的反擊。在綏州吃了那麼大的虧,竟然能不動聲色?靈州倒是一直在堅守,卻也有苦戰的意味。
不正常!梁乙埋究竟是在做什麼?想做什麼呢?
趙昭仔細檢查了所有的地方,發現蕭關是個漏洞。左右自己無事,就來六盤山欣賞秋景。據說當年成吉思汗都是在此駐蹕的,可見是個好地方。
還別說,這讓趙昭給猜對了,梁乙埋也注意到了蕭關!
戰事發展到現在的狀態,西夏是處於不利地位的,一味的被動抵抗,只會被宋朝人牽著鼻子走。而且西夏計程車氣越來越差,如何抵擋住鋒芒畢露的宋軍?防線已經四分五裂,西夏大軍只得堅守一些比較重要的城池。
梁乙埋的壓力不小,忒不願意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
他想要了一句話——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非常時期,只能採用非常之法,出其不意,克敵制勝。
宋朝西軍是厲害,但如今他們的邊防線太長,兵力難免分散。此番又調動了十七萬大軍進攻西夏。那麼隴右和關中腹地的防備肯定會很空虛,如果這個時候,西夏兵馬突然出現,會是什麼結果?
而這其中,有一條便捷的通道——蕭關!
梁乙埋行動迅速,故意被動抵抗,將宋軍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靈州和夏州。然後秘密部署,糾集了一支八千人的騎兵,趁著天黑對蕭關發起了進攻。準備透過六盤山,直接進攻關中。
初期的行動是成功的,宋軍在蕭關有守軍,但畢竟守衛不夠森嚴。無論是守軍數量,還是裝備都很差,西夏人發起進攻又很突然,以至於宋軍悴不及防,蕭關大門就這樣失守了。
西夏人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了,宋朝人終究還是有所忽視。開啟了蕭關通道之後,西夏人立即行動,騎兵沿著涇河谷底南下。
天亮的時候,他們便能夠出現在關中,再過不久或許就能兵臨長安。無論兵力多少,無論結果如何,只要出現在關中,就是巨大的勝利。
前方將士在作戰,敵軍卻出現在腹地,宋朝西北必定會大亂,士兵們也是軍心不穩,無心戀戰的。對他們而言,家中父老也是最重要的,討伐征戰終究是其次。
這支西夏騎兵的統帥是梁河,是梁乙埋的族人,忠心耿耿,也有些能力。梁河很清楚,此番出兵任務的重要性,也知道很可能是有來無回,這很可能是一次沒有歸途的遠征。
但只要能到長安城下,就是巨大的勝利。西夏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或許就能解除了,此事也關係到梁氏家族的生死存亡,是以梁河很從容,視死如歸。
突破蕭關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長驅直入了。按照這個節奏,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梁河信心滿滿,如果速度夠快,憑著西夏騎兵的機動性,搶在宋軍反應過來之前,按計劃移動。或許在肆虐關中之中,還能從容撤退。哪怕最終全部戰死,進攻關中的目的都能達到,這就足夠了。
長安彷彿就在眼前,梁河催促騎兵加速行進!
這一段地勢高低起伏,涇河水流急促,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