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三九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安石私下的憂慮,甚至連抱怨都談不上的話,如何會傳入官家趙頊的耳中呢?

呂惠卿冷冷一笑,這一年自己的部署還是有效果,透過耳目至少能訊息靈通。

富弼昔年曾告誡趙頊,身為君王,一定不要讓臣下知道自己的喜惡,否則容易有人投其所好,甚至加以利用。趙頊也曾誓言,不想再被人利用。

可惜無論是老臣的告誡,還是自己的誓言,趙頊都沒記住。

呂惠卿就很清晰地把握了官家的心思,並且準備第n次利用他!

只此一次想要幹掉王安石很難,卻足矣在官家心裡種下一個猜疑的種子,漸漸的生根發芽。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都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懷疑也是一樣的。

呂惠卿相信,以趙頊多疑的性格,積累期不會太久的。

王安石是根基穩固,可再有能力,一旦“忠誠”出現問題,觸動了官家的敏感神經,終究不會有好下場。

沒辦法,昔年那點師生之誼早就消失不見了;參知政事不願屈居宰相之下,他和王安石就註定不死不休!

而且還要先下手為強,王安石已經對自己起了疑心,雖然在一些事情上像以前那樣贊同,不遺餘力地支援他,卻終究彌補不了裂痕,只能起到延緩的作用。

王雱對自己則是好感全無,估計心中還有一肚子的怨恨,甚至想要整死自己。如此情況下,豈能坐以待斃?

既然逃避不得,那麼只有幹掉對方,自己才能安然無恙。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有時候事情就是這麼邪門。鄧綰和練亨甫等人是新黨成員,素來與王安石親厚。這一年呂惠卿掌權,對他們多有疏遠,甚至故意打壓,使得兩人的處境非常不好。呂惠卿還有意將一個過錯扣在他們頭上。險些成為替罪羔羊。

因而鄧綰和練亨甫對呂惠卿那是恨之入骨,以前他們人微言輕,奈何不得呂惠卿這樣的高官。但如今不同了,王相公回來了,他們背後有人撐腰,有人主持公道了。

於是乎。鄧綰和練亨甫便在王安石面前搬弄是非,各種黑呂惠卿。說話間,除了事實之外,難免添油加醋,有幾分挑撥離間的意思。除此之外,還聯絡其他人在朝堂上攻訐呂惠卿。一時喧囂不斷。

這是趙頊最不想看到的狀況,他如今大部分的注意力在趙昭身上,哪裡還顧及得了這些小事?新黨是他如今為數不多可以放心用的根基力量,新黨之中卻不平靜,這豈非是讓人看笑話?內耗下去,對自己沒有一點好處。

只是如何平息這場爭鬥呢?自己充當和事老來調解?雖然趙頊不認為兩人之間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卻也需要時間多。很麻煩。

最重要的是,一碗水該如何端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王安石是自己倚重的宰輔大臣,變法和財政方面需要他。而呂惠卿與趙昭有不共戴天之仇,而且為人狠辣,頗多計謀,在對付秦王的事情上,是一顆非常有用的棋子。

按理說委屈了哪一個都不好,可為今之計,必須要稍有偏頗。最快平息紛爭的方法,就是將兩個人分開。

權衡之後。趙頊下旨,讓參知政事呂惠卿出知陳州。畢竟眼下更用得著王安石,趙頊也是想要用這種方式來提醒王安石,再給他一次機會。

至於呂惠卿那邊,則加以安撫。希望他能明白自己的一片苦心。

事情比想象的順利,呂惠卿欣然奉命,沒有絲毫怨言。如此情況下,他也有離開汴京的心思。在不能給王安石致命一擊之前,暫避鋒芒是很必要的。

出知陳州只是暫時的,有過宰輔經歷之人,與尋常知州不同,大有起復希望。富弼、韓琦、文彥博,甚至王安石本人,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呂惠卿有信心,自己也會成為其中一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