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〇二章 君臨天下,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福寧殿出來,趙昭輕嘆一聲。
完全鐵石心腸,辣手無情,他做不到,尤其是對幾個無辜的稚子。
也許這樣是最妥當的方式,放他們生路,但不能留下隱患和威脅。
也算是對趙頊的一點補償吧,畢竟若非他的提拔,自己也不可能走到今天。
儘管與他本人有莫大的恩怨,但不必殃及孩子,在這件事上可以有仁慈。
這也是一種自信的表現,趙昭堅信自己對大宋江山的掌控,不擔心幾個小孩會動搖自己的江山。
但穩妥起見,要為後世的子孫著想,避免給他們造成麻煩。君不見清朝時,一個朱三太子鬧了多少年。
其實將這幾個孩子養著,軟禁一輩子倒也可以。但萬一出現什麼閃失呢?孩子總會長大,他們也會有兒子和孫子,難道這一支的子孫都要永遠軟禁嗎?經歷過趙世琚叛亂之後,趙昭深有體會,這種事必須要防著幾輩子以後。
趙頊的幾個兒子只能從公眾視野裡徹底消失,世上再無四個皇子,只有一個在民間默默長大的平常孩子。哪怕是被猜疑,甚至被詬病也不要緊。
前任皇帝的兒子已經排除在外了,現在剩下兄弟了。
回到大慶典時,太皇太后曹氏與楚國大長公主趙福康已經在了。
她們剛剛離皇宮,沒多一會又回來了,片刻時間卻也是安全有別,生死一線。
趙昭快步上前,拜倒在曹氏面前。叩首道:“兒臣見過娘娘!”
“快。快起來!”曹氏看著闊別許久的趙昭。喜極而泣。期盼了夢,終於成真了。
“讓娘娘掛念了!”
“好,現在好了!”曹氏拉著趙昭與趙福康的手,激動不已。
此時晴空萬里,長風陣陣,吹動旗幟招展,站在大慶典前的臺階上,一回頭便瞧見百官聯袂而來。
當先的是歐陽修和富弼。隨後是文彥博與司馬光,有這四位重臣出馬,等若是向全天下昭示了百官對秦王,對新的大宋天子趙昭的臣服。
消失不見許久的百官全都出現了,得知秦王破城,並且進入皇宮之後,他們就第一時間回家,穿上了朝服做好準備。一聽到傳詔,立即趕來皇宮,見證一個歷史性的的時刻。
同樣是登基大典。但主角已經換了,所以他們沒有絲毫的先前的逃避和遲疑。
“拜見太后。拜見秦王!”
百官齊刷刷地在大慶典跪倒,此時此刻,這樣的場合必須要行跪拜大禮。至於曹氏的身份,被百官默契地降格為太后。對此,曹氏本人沒有任何的不滿,名符其實的太后要比徒有虛名的太皇太后好太多。
“諸位免禮!”
曹氏走到前面,朗聲道:“諸位卿家也都清楚,自仁宗皇帝駕崩,國祚神器被竊多年。如今秦王不負眾望,撥亂反正,匡扶社稷,可喜可賀!”
“可喜可賀!”百官紛紛附和。
曹氏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尤其是如今危急存亡之秋,諸位以為然否?”
“是!”
“那諸位就推舉一位新君吧!”
曹氏話音落地,滿朝文武百官齊聲道:“秦王殿下堪當大任!”
這是必然的事情,要是有第二個答案那就怪了。
不過趙昭可不能一口答應,古代是講究中庸之道的,哪怕很虛偽,也得謙讓一下。之前雖說是趁機直接舉行登基大典,然而施劍飛去傳召的時候,話還是比較委婉的。現在少不得要經歷著不可缺少的禮儀步驟,佯作高風亮節的姿態。
“昭何德何能?前番出兵只為懲戒亂國之賊,匡扶社稷,江山社稷還是需要有德者居之。”趙昭道:“本王才疏學淺,尚且年輕,恐難當大任,還請諸位從宗室中另擇賢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