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九二章 落井下石,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昭“通敵賣國”的訊息傳到汴京,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片譁然。
皇帝趙頊勃然大怒,震驚無比。
第一反應,趙頊有些不太相信!
林昭叛國?
按理說不至於吧?自己待他不薄。
年紀輕輕,官至大理寺少卿,在大宋朝可以說是前途無量,這樣的官員豈會輕易反叛?
之前似乎也沒有相關跡象,怎地出使一趟吐蕃,變化就如此之大呢?莫非是在河湟吐蕃被梁乙埋收買了?卻也不至於這麼快吧?何況林昭也不是那種輕易可以收買的人!還有就是林昭與種家的關係,更是有些突兀!
不過李復圭送來的“確鑿證據”,一樁樁,一件件都指向林昭,對他很是不利。最特別的應該是反叛理由,著實讓人想入非非。
除了高官厚祿,榮華富貴的吸引之外,還是西夏梁太后的入幕之賓,想想都很可笑。
梁太后年輕貌美,寡居宮中,手握西夏大權,似乎有足夠的吸引力。林昭若是成為他的姘頭,可就是西夏的假王父了,如同武周的張易之一般的超然存在。
色字頭上一把刀,重重誘惑之下,林昭把握不住也有可能。畢竟梁乙埋的親筆書信擺在案頭,若是等閒關係的話,言辭絕對不會這麼親密!
當然了,如果只是這樣,也有可能是反間計。
只是,大順城的數千將士是怎麼死的?李復圭的軍報上極盡慘烈,讓人不寒而慄,著實發指。而最大嫌疑人正是林昭,難免讓人懷疑,讓人憤慨!
還有那兩千匹戰馬,是怎麼回事?林昭開闢了茶馬道是好事,此番還帶回來許多戰馬,對此趙頊很是開心,本來還打算等林昭回汴京之後獎賞的。
可是……他竟然藉此機會搞小動作!
兩千匹戰馬對於缺馬的大宋朝已經是一筆大數目了,林昭買馬要做什麼?最為關鍵的是他將馬匹賣到什麼地方去了?
在古代,兵器、甲冑、馬匹這些東西十分敏感,很容易和謀反叛亂直接掛鉤。林昭如此舉動,受到猜忌是難免的。尤其是形勢複雜的西北,更加的讓人不放心,兩千匹戰馬已經如鯁在喉,讓趙頊很是不爽。
至於林昭的品姓,趙頊雖然有意將其作為心腹培養,但是對於林昭的忠誠度著實難以把握,畢竟林昭有“背叛”王相公的先例。
到底是怎麼回事,趙頊自己一時間也鬧不成清楚。李復圭已經表示,隨後會押送林昭回汴京,進行審判,趙頊甚至做好了御審的打算。
此事一定要鬧個水落石出!
自從被呂惠卿利用過之後,皇帝趙頊就越發的多疑了,對於利用和背叛之事深惡痛絕。如果林昭真的背叛了大宋,罔顧了一番信任,趙頊是絕對不會心慈手軟的!
~~~~~~~~~~~~~~~~~~~~~~~~~~~~
林昭在汴京勉強算得上風雲人物,是以“叛國案”的訊息一傳出,立即轟動全城。
至少官員們之間已經流傳開來,引起廣泛熱議。
大部分的官員,最初的態度都是震驚,難以置信。
聖寵優渥,前途光明的林少卿怎麼會叛國呢?是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至於梁太后入幕之賓的說法,根本擺不上臺面。同時也引起許多人好奇,西夏梁太后有多大魅力?做面首有什麼好的?
很多人壓根就不相信,可是事實俱在,證據“確鑿”,難以否認。
當然了,也有人懷疑會不會是西夏的反間計?抑或者和慶州知州李復圭有什麼關係?畢竟林昭是去查慶州案的,而李復圭是其中的當事人,嫌疑犯。
可是大順城裡那些死亡的將士該怎麼說?李復圭殘殺下屬?沒有幾個人相信不說,估計壓根就沒有人敢這樣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