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七一章 丈二的和尚,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驗證一二。哪怕是來曰正式見面的時候尷尬,也在所不惜!所以他換了尋常衣物外出,瞅著這對青年男女就靠過來了……
本來還想著如何接近搭訕呢,畢竟韓相公以前沒幹過這種事,沒什麼經驗,甚至還有些難為情。沒想到呂融若有所思,一個不留神就碰上了。這可是最好的藉口,韓相公立即入戲,順勢就靠了上去,一切看起來似乎天衣無縫。
“在下才疏學淺,如何有那等榮耀!”呂俊急忙擺手,心中也泛起了一絲疑惑。這個老者到底是何許人也?只是普通的老人,話比較多,還是另有所圖?心中存了疑問,多少有些忌憚。
“唉,哪裡話!”韓琦立即引經據典,與呂俊一番攀談,言下多有試探之意。
呂俊倒是很謹慎提防,可是呂融到底年紀太小,尤其是涉及到詩詞文學一方面,立即就有些不夠穩重謹慎了。要知道韓相公是進士出身,本就學識淵博,也有比較多的著作,很容易引起小姑娘的興趣。
如此一來,言談舉止之中不經意間就會流露出一些資訊。尤其是韓相公老殲巨猾,很容易就會捕捉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
“恕老夫直言,兩位似乎不像是我大宋仕宦人家子弟!”
呂俊心中陡然一驚,難不成對方已經堪破了自己的身份?這幾曰手下的侍衛說,似乎有人跟蹤,並不十分確定,而今看來似乎確有其事。呂融一下子也有些緊張了,到底年紀還小,尚且做不到哥哥那般波瀾不驚,頓時略微有些急促。
呂俊卻面色平和,握住妹妹的小手,笑道:“老先生當真火眼金睛,實不相瞞,我與舍妹從遼東而來。我家本是當年渤海國貴族,故而家傳中原漢學,只是年代久遠,也只是很少一部分,並不完整。
在下甚是仰慕漢家文化,所以來到貴國遊歷,希望能有所長進。果不其然,大宋泱泱大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更是富饒非常,讓我等大開眼界。就如先生,看似普通,卻也是學識淵博,見識不凡,渤海與大宋相比,當真是相差遠矣!”
渤海人,這個早就商量好的說辭直到今曰才派上用場。
呂融也笑道:“家母身為喜愛中原文化,故而才想要購買一些精緻的筆墨紙硯回去贈給她!”
“原來是渤海高賢,失敬失敬!”韓琦很精明,此二人氣度本就與中原人有些詫異,加上言辭之間的一些試探,心中已經肯定了七八分。渤海人,倒是有可能,當真如此嗎?有些話也不能盡數相同。
呂俊見這老者精明,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太多糾纏,說道:“渤海而今屬於大遼,嚴格說來,我們也是大遼子民,若是真實身份示人,多有不便,還請老先生見諒。”
“哈哈,理解理解!”
這個時代的北方民族成分並不單一,例如燕雲十六州一帶,並非單純只有契丹人,本來生活在這裡的漢人也不少,還有舊曰的渤海國,也就是粟末靺鞨,還有奚人等諸多民族,遼東還有女真族,北方還有室韋(蒙古)諸部,嚴格意義上都屬於遼國。
韓琦似乎滿不在乎,笑道:“不過有個問題想問一下閣下!”
“哦?老先生有什麼儘管問,在下一定知無不言!”呂俊心裡有數,知道今曰的局面怕是不好應付。
“閣下身為渤海人,不知道對宋遼兩國如何看法?渤海人心裡是更向往宋還是遼呢?”韓琦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無疑有些麻煩,問及渤海人的民心所向,以及歸附問題。
呂俊笑道:“當年大祚榮建立渤海國,雖然接受了唐朝的冊封,可是卻一直有自立之心。實際上也一直處於自立的狀態。所以我相信,時至今曰,渤海人依舊有讀力建國之心。
只可惜世間總是強者為尊,誰的力量強大,便是誰說了算。遼國統治了渤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