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九五章 暗通款曲?,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河決口合攏了,這是重中之重,河北路的百姓不至於在漫天黃水之中度過寒冬。.對趙頊,對滿朝文武,對天下百姓都是一個交待。治河開局不錯,對於穩定人心,增強信心都是大有好處的。
同時也起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作用,博州之事的不良影響也逐漸被沖淡,加上明月宗的刻意運作,林侍郎治河功臣的形象躍然紙上,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士林之中都在擴大影響。
最快堵塞決口速度,創紀錄的事情有目共睹,起到的影響自然也就非同一般。只要這件事解決了,接下來的就容易多了。不過疏浚與加固河堤的事情也不能掉與輕心,還需要默默祈禱,這兩年老天爺多幫忙,不要再來這種忒大水災,使得工程能全面完成。
不管怎麼樣,林昭總算是鬆了口氣,在決口之處殫精竭慮了好多曰,確實有些疲憊了。故而回到大名府休息兩曰。封知府義不容辭地接下來擔子,親自在現場指揮監工。為林侍郎分憂不說,還能夠落得個勤勤懇懇,治河有功的名聲和功績,這可是求之不得的!
對此,林昭只是一笑了之。他不介意在奏疏上位這位封知府多美言幾句,對自己而言治河有個目的便是收買人先。除了收買民心之外,沿河這些地方官同樣重要。反正自己天大的功勞跑不了,至於文相公……
估麼著已然在路上了吧,按理說最好是等新任的宣撫使到了之後,再開始動工。這樣文相公也算是有功的,算是送了一份大禮。可是黃河治水,時間緊迫,根本容不得無謂的浪費時間。合攏大壩的好機會要是就這樣錯過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想必文相公應該能理解,如果文彥博是為了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耿耿於懷之人,那這個也就沒有必要深交了,指望不上的。不,肯定不會的,如果文相公心胸如此狹窄,不可能位列宰輔,三朝不倒!
林昭對文相公還是相當有信心的,不過到了以後還需要多溝通溝通。該怎麼辦呢?如何才能儘快拉近關係呢?林昭心裡不斷盤算著,有些事情需要早作準備。
就在等待文相公到來的時候,卻有另外的客人上門了。
李承來稟報:“有個人登門,說是奉了他家主人之命來拜訪公子的。”
“他家主人是誰?”林昭也不是託大,畢竟身份擺在那裡,上門求情抑或者請託關係之人不在少數。再者,既然是來拜訪,重要通報了姓名才是,何以這位要遮遮掩掩的?林昭不免有些疑惑。
“沒說,不過送上了拜帖!”李承說這話的時候,還不由自主地撓撓頭。對於這種行為,他也有些奇怪,加之這拜帖實在特別,上面根本沒有稱謂,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敬語,只簡單寫了兩行文字。門官本來不想接的,來人卻強調,只要林侍郎看到,就一定會願意見面的。
到底是什麼人?公子舊相識?這兩句話有什麼大門道嗎?李承心懷好奇,將拜帖遞給了林昭。
“我看看!”林昭隨即接過拜帖,開啟一看,上面果然只有兩行娟秀的字型,寫到:遺世慕莊周,睡去能為蝴蝶夢;俗客羨陳摶,醒來可做帝王師。
毫無疑問,這是一幅對聯!
對仗十分工整,意境也都相差無幾。顯然上下聯的主人實力都不差,甚至是旗鼓相當。只是意境略微有些不同,上聯是莊周夢蝶的典故,頗為婉約,字裡行間像是個女子多愁善感。而下聯是宋初陳摶老祖一局玲瓏取華山之典故,與太祖趙匡胤大有關聯。頗為大氣,其中也隱約有大志向可言,顯然是個志存高遠的男子所作。
李承而今雖然是個護衛,專從武職。可實際上他也是書生出身,對這些對聯詩文類的東西多少有些瞭解。故而一眼就能看出其中門道,心中猜疑,莫非是公子與故人所對?下聯倒像是公子的手筆,那麼上聯的這位女子又是何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