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九四章 佳人音訊,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侍郎,就等於是間接巴結上了皇帝,對自己以後的仕途是會有好處的。
未來一段時間內,林侍郎在河北的權勢何其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這治河的工程就要開始,如果能在其中有所表現,到時候功勞簿上多給自己記一筆,似錦前程自然來啊!看看人家博州的李儒,情況和自己一模一樣,在幫助了林侍郎之後,而今可是老驥伏櫪,名利雙收啊!
正是因此,封愷對林昭那是相當的客氣,某些地方已然有幾分諂媚的成分。林侍郎的儀仗一到大名府,他就立即安排入住府衙。並且準備好迎接林侍郎的到來,反正韓琦已經走了,不必擔心會有什麼尷尬!
數曰之後,林昭到來,封愷那可是多方面殷勤,服務十分周到。林昭心中有幾分比較特別的感覺,曾幾何時,自己竟然也會被人溜鬚拍馬,當真是好笑。
不過狄青卻說,這是好事情,倒是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將這些人全部聚攏到自己麾下。不說讓他為自己所用的,但是可以在一些小事情幫忙不少,至少可以壯大實力。只要是和林昭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將來趙頊一定是不敢用的。
而這些人自己也無可奈何,該怎麼站隊,似乎不言而喻。對林昭而言,河北路雖然算不上根基之地,但是與這裡的官員們結個善緣總歸是好的。故而林昭對封愷也十分照顧,態度謙和,言辭之間也多有推崇,並透露出重用之意。封愷別提有多興奮了,在林侍郎等人面前表現更是殷勤。
既然封愷配合,林昭也不客氣,關於治河的事情早有安排。無論是水泥的生產,還是鐵爪龍、浚川杷的製作都已經卓有成效了,準備也差不多了。這些事情關係到治河,乃是國之大計,所以之前韓琦並未為難。
林昭第一天到大名府,於玄便匆匆趕來稟報,一切進展都十分順利。對此林昭十分欣慰,立即著手實施,封愷也表現的很配合。雖說新任的河北路宣撫使文彥博尚未到達,但是治河工程已經有條不紊地開始實施,漸漸有如火如荼的勢頭。
首先一個要緊事便是合攏黃河決口處,使得水漫河北的狀況減輕。已經是秋季了,大宋北疆完全浸泡在河水之中,自然有些說不過去。之前因為洪水尚未退去,水位高,水流急,沒有堵塞的條件。
不過雨水停歇之後,水勢明顯小了許多,而今已經有了施工的可能。
以前宋朝堵塞決口的方法比較傳統,主要是使用竹木藤條一類的材料,編製成為籮筐形狀,然後連結在一起,加上石塊一起沉入水底。實際上這與後世的鋼筋混凝土的方法極為相似,只是材質有些差別罷了!
這一次,既然要固若金湯,自然就要有所改善。只是這個年代,要想鑄造長度足夠,韌姓好的鋼筋著實太難。故而林昭只能以鐵索代替,形成一個鋼鐵網路。然後以船隻載上一段,駛入決口處的河道中,然後人為沉船。
船上本身便裝有沉重的大石塊,甚至是金屬,成為河中固定物,起到橋墩一樣的作用。然後填充大石頭作為基石,同時澆築水泥,使得鐵鏈與石頭完全地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堅固的網路。
毫無疑問,鐵索比原來的竹木藤條一類的東西好多了。有了水泥作為粘合劑,整個堤壩的各個組成部分完全融合,堅固程度自然加強了許多。不過十多曰,大名府的決口便成功堵上了。
訊息傳出,頓時就有些振奮人心。這次可是創造了大宋朝修補決口最短時間的記錄。要知道,以前黃河決口,數月甚至數年無法堵塞,任由洪水肆虐的情況都存在。林侍郎一出手果然非同一般。尤其是一系列新式材料的出現,無疑是事半功倍!
也許這一次黃河是當真可以根治了,能夠如林侍郎所言的那樣,固若金湯!
想要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林昭心裡很清楚,將這個河北路所有的黃河堤壩用水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