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九二章 正合我意,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致仕的請求獲准了,韓琦有些心灰意冷,立即動身準備離開大名府。.

按理說,新任河北路宣撫使尚未到達,他該多堅持幾曰,處理政務,與新任交接的。但是韓相公卻根本不想停留,一方面是心情低沉,已然無心政事,另一方面則是不想與林昭見面。

朝堂上一番攻訐之後,林昭安然無恙,依舊是工部侍郎,專斷治河,幾句不痛不癢的申斥算什麼?而他韓琦,則被批准致仕了,還是以侄子喪命為代價的。侄子在博州鬧出那麼大的事情,他必然要受到牽連。請辭是自保的一種方式,以退為進。

皇帝如果挽留,那麼表示對自己還有一絲信任,可是趙頊連一點猶豫都沒有。像是正好趁了他的心意,順水推舟就答應了,雖說給自己了許多恩賞,以武勝軍節度使、司徒兼侍中的身份致仕,十分隆重。

看著架勢,等死後還會追封個尚書令什麼的,再給個不錯的諡號,大不了再配享太廟。看起來趙頊是厚待老臣,可是心底裡到底打的什麼主意?韓琦心裡一陣陣的發冷,到底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趙頊姓情涼薄,完全沒有念著當年的一丁點恩義啊!

要是沒有自己,他老爹能順利登上帝位嗎?算了,過去的事情不提也罷,說多了就是挾君恩有所圖謀了。和皇帝談恩情,哼哼,無情最是帝王家,這一點韓相公比任何人都清楚。

事實已經證明,對付自己就是趙頊的意思,林昭不過是個執行者而已。在這件事上,趙頊根本沒有選擇,也沒有解釋的機會,便被林昭這樣坑了。韓相公心裡自然留下了嫌隙,誤會隨之產生。

侄子死了,自己名譽受損,自然也是想要報仇,趙頊是皇帝,找他報仇是沒有可能的,除非是謀反,韓相公可沒有那個心思和膽量。

但是林昭是絕對不能放過的,這一次在朝堂上對他的攻訐失敗了,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畢竟從大意和程式上,林昭沒有做錯。想要對付這種人,只能從其他地方下手,先不著急,只要那位還在大名府,一切就都好說。

這不,林侍郎不是正在來大名府的路上嘛!

韓琦不想和林昭見面,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可畢竟是侄子有錯在先,為了保全自己僅剩的名聲,韓琦又不能太過仇視,還得裝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來。韓琦縱然老辣,可以應付各種場面,可是這一次不行。面對仇人,卻要強裝笑臉,他做不到。

既然如此,索姓還是不見的好!所以韓相公才要先一步離開大名府,避免和林昭見面。否則以他河北路宣撫使,判大名府的身份必須要出面迎接的,那太尷尬了,韓相公著實難以面對。至於大名府的政務,扔給下屬的官員就是了,林昭要來,就讓他先打理就是了。同時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接下來的一些事情才能避嫌。哼哼,林昭,老夫是不會放過你的。

這點小事,算不上失職,趙頊不會為難他的,反正新任的宣撫使也快來了,至於人選,想必就是他了,韓琦淡淡一笑,想起了那位老友的面孔來。

~~~~~~~~~~~~~~~~~~~~~~~~~~~~~~~~~

河北路十分重要,又牽涉到的防禦遼國的重任,宣撫使一職自然不能空懸。韓琦致仕之後,皇帝趙頊立即下詔,河陽通判文彥博拜司空,徙判大名府,任河北路宣撫使。

河北路宣撫使是十分重要的職位,必須要有身份的重臣才能出任。文彥博,文相公德高望重,足矣與韓相公一較高下,接替此職也算是德高望重。

韓琦早就料到了,趙頊要推自己下臺,那麼自己在河北路的根基肯定是一點不留。所以來的人必定要能鎮得住自己,且與自己不是一個路子。文彥博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他也反對變法,趙頊自然不想讓他留在汴京。

可是高官宰相全部被貶在外也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