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七七章 不客氣,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廂軍出動了,在呂乾等幾位將校的帶領下,快速趕去了清水澤。

林昭與李儒要一起動手了,只要將清水澤這個最重要的證物拿下,便大局已定。至於抓捕以及相關善後的事情,那都是水到渠成,將會很容易。

畢竟證據是第一位的,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很多事情不能板上釘釘,自然也就不能輕舉妄動。畢竟涉及到的人物都是有頭有臉的,身後還有許多錯綜複雜的勢力,豈可輕舉妄動?

呂乾騎在馬上,帶著他的廂軍馬軍,疾馳而行,走著走著便會露出會心的笑意,甚至有幾分春風得意。

現在他是知道了,自己是去做什麼,去清水澤維持現場,保護證據,相當於是抄家一般,不就是這麼簡單嗎?在博州的地面上,沒有人是他們廂軍的對手。即便對方有什麼扈從家丁,抑或者是打手,也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再說了,有幾個人敢於調派人手和官軍對抗了。廂軍雖然不怎麼樣,卻也是大宋軍隊,代表大宋朝廷的。誰要輕舉妄動,那是可以等同為謀反的,應該沒有人嫌自己命長,想要家裡人都腦袋搬家,株連九族?

所以,這個任務很簡單了,不過呂乾也知道,這是得罪人的事情。實際上李知州要對付範通判。神仙打架,不關他們的事情,畢竟他們也是聽從命令,任務的執行者而已。範通判即便是有想法,該記恨的也應該是李知州。

不過,在呂乾看來,他們沒有記恨的機會了!李知州的背後開始奉聖旨而來的林侍郎,治河專斷之權,手持御劍,生殺予奪啊!一個小小的通判,能是林侍郎的對手?他並不知道,這背後還有更厲害的人物,更高層次的鬥爭。

不過也正如他自己所言,自己不過是個小魚小蝦,大佬們打架傷害不到自己。何況自己本來就是李知州的手下,不服從命令自然是不行的。廂軍將領的身份已經決定了立場,改變不得。

沒有多少風險,但收益卻很**。

可以進入禁軍,可以擔任將校,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之前還懷疑李知州只是畫餅,開出的是空頭支票,而今他是完全相信了。李知州或許做不到,但林侍郎一定能夠做到。那把御劍就是權力的象徵,也是皇帝寵信的明證,更意味著能力。

其他的將領和呂乾完全是一個想法,故而都表現的格外賣力,機會好不容易光顧,誰也不會錯過的。

林昭早已等候在清水澤畔,他去找李儒就是這個目的。想要控制好清水澤需要大量的人力,除了軍隊是辦不到的。自己手下的力量太勉強,還不容調動,讓這些士兵去做,同時也是個見證。

即便有誰想要阻止,也是不能的,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一擊必中。這是捉賊拿髒的時候,同時也是向胡秀才展示實力,當然了,也是敲山震虎,殺雞儆猴的手段。至於調動軍隊的事情,手持御劍,享有便宜行事之權,應該可以調動廂軍。

畢竟治河工程開始之後,必定得有廂軍的配合與參與。不過饒是如此,林昭還是立即密奏汴京,讓趙頊知曉。重文輕武的大宋朝,陳橋兵變的先例擺在那裡,趙家的皇家很擔心誰會仿效來個黃袍加身,故而這方面是格外忌諱的。

而今自己身份敏感,不能讓趙頊有絲毫疑問,所以還是提前打招呼備案比較好。反正是為了治河的事情,趙頊肯定是能夠理解的。讓趙頊放心,也省得將來有人藉此事做文章,**什麼的。

相對開放的大宋朝,言官們的威力可是相當了厲害的。唾沫星子都能飛到皇帝臉上去,淹死一個侍郎不算什麼,畢竟自己和御史臺的關係一直很不好。

唉,這也是個問題,該想想辦法才是。言官們的嘴和筆是很有用的,即便不能掌控到自己手中來,也不能讓他們成為阻礙才行。

而今雖然尚未到有行動,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