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七三章 時來運轉,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耶律浚突然南下大名府,無意間成為自己的擋箭牌,讓許多人疑神疑鬼,從而減緩了他們本該有的善後速度。得月樓的一場意外,讓範季雲只想著兒子的傷勢和報仇之事,再加上家裡一群哭哭啼啼的女人,更加的煩躁不安。還有一個貪財冒險,有些自負的韓俊,情況沒有變的更糟糕,似乎比預想的還要好……
“清水澤的事情怎麼樣了?”
“正在搶收糧食,看來糧價上漲,有人著急了!”李承及時為林昭提供訊息,以供公子及時做出準確判斷。
“韓相公家裡應該不缺錢吧?”林昭疑惑道:“還是有人貪心不足,至於嗎?”
“嘿嘿,這就不好說了,韓相公廉潔的有些過分了,所以啊……當然了,也可能是上樑不正下樑歪,子承父業,家傳門風什麼的!”
林昭平曰裡比較幽默隨和,故而李承等人也敢說上兩句俏皮話,開個玩笑什麼的。而今這樣還可以,以後君臣有別的時候,可就再也不敢了。所以林昭有時候在想,皇帝雖然全力至高無上,卻也當真是孤家寡人。
“看來是時候了,真讓他們全部收割完了也不是個事!”林昭覺得,自己在博州“躲”了幾曰也真夠憋屈的,是時候出去活動一下了。
“公子是打算直接去清水澤嗎?”
“就我們幾個怕是不行……”林昭笑著搖搖頭,說道:“看來是時候去拜訪一下李知州了!”
博州知州叫李儒,仁宗天聖八年進士,只比韓琦與文彥博等人晚了一科。可也就是這三年時間,前程就完全不同了。當然了,這也與個人能力和運道有莫大的關係。
李儒先後在各地為官,政績平平,算不上好。可如果要全是怪他能力不好,似乎也說不過去。這位李大人的運氣當真是不好,在宣州任推官的時候,治下除了奇案許久無法破案,大理寺因此而責備。
做轉運使的時候,卻遇到了天干少雨的時候,以至於運河堵塞,行船不便,錢糧未能及時運送到汴京,三司那邊自然不高興。那邊在西北某地做通判,卻遇到了西夏寇邊,死傷了一些百姓受到斥責。
還別說,這位李知州的運氣當真有些奇葩。這些年做官下來,倒黴的事情可不少,以至於他的官場升遷之路一直不太順利。當然了,也因為多次過錯有天災……用後世的說話,就是不可抗力因素,所以並未有罷官什麼的。
熬到五十多歲,終於有機會擔上博州知州了。博州雖然算不上好地方,可是在河北路,也是除了大名府之外比較富庶的州縣。
也許是時來運轉,到了博州的這幾年,並未有什麼大的災害。黃河雖然有水患,可是對博州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治下也沒有發生什麼比較奇葩的事情,李儒以為自己的厄運總算是過去。這下子可以大展拳腳,在博州好好幹出一番政績。
爭取在致仕之前再混出點名堂,仕途上再有點什麼進展。可是搞清楚狀況之後,李儒才發現,博州才是自己噩夢開始的地方。
他雖然是博州知州,可是很多的官員小吏他都根本指揮不動,在博州他竟然什麼也做不了。至於原因,則是因為博州有一個很強勢的通判,他完全被架空了。
博州通判範季雲,因為父親當年是濮王趙允讓的人,在英宗趙宗實登基的事情上是有立功的,是從龍之臣。大宋朝可是有恩蔭之說的,尤其是從龍之功這等大功勞,自然要厚待了。
於是乎,範季雲便有機會來了博州做通判。算是英宗皇帝對范家的補償和恩賞,范家本就是博州豪強,而今又有了通判這樣的高官,地頭蛇的勢力大大增強,在博州無人可敵。幾年下來,將博州經營的鐵桶一般……
對下如下,對上範季雲也會想辦法。他對河北路宣撫使韓琦是多有巴結,范家老爹是從龍之臣,韓琦是趙宗實登基的重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