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三〇章 趁火打劫,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熙寧五年四月初十,同天節。

一早皇帝趙頊便在大慶殿接受百官和各國使臣的朝賀,這可是一年一度的大節慶。下午便設宴款待百官與使臣,同時還有相關慶祝活動。

雖說發生了旱災,可禮部依舊很隆重地**辦,整個慶祝儀式依舊是那樣的盛大隆重,甚至還有幾分奢華。

上午的朝賀按部就班,有禮儀典章可尋,一切如常。隨後便設是宴會,主位上是趙頊,席位在大殿兩側依次排布開來。右首是宰輔功勳大臣,左邊則是遼國、西夏、吐蕃、高麗和交趾等國的使臣。

林昭因為威遠侯和工部侍郎的雙重身份,加之聖寵優渥,故而座位比較靠前。宴會開始之前,眾人依次開始落座,遼國的使臣到來時在林昭的面前停了下來。

自“澶淵之盟”後,宋遼結為兄弟之國,自然少不得禮尚往來。每年正旦和對方皇帝生辰都會派遣使臣前來祝賀,甚至皇太后的生辰,以及皇帝駕崩之後的弔唁,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年年歲歲如此。

此番出使宋朝的使臣叫蕭禧,只聽姓氏便知道是出自於後族,只是與蕭觀音的關係親密程度就不得而知了。

蕭禧走到林昭身前,低聲笑道:“可是威遠侯林侍郎當面?”

“正是!”

“果然是青年才俊,氣度不凡!”

林昭笑道:“哪裡,蕭使臣謬讚了。”

“能讓我國太子如此掛念,怎麼能是平常人呢?”蕭禧笑道:“南下之時,敝國太子殿下讓我讓威遠侯問好,太子殿下說他一直記著林侍郎的好!”

“是嗎?那就勞煩蕭使臣代為轉達我對貴國太子的問候吧!”林昭禮節姓地回應,只聽蕭禧的語氣,再看看他似笑非笑的表情,心中已經瞭然了。看來大名府那件事,耶律浚有些記仇啊!

這小子,當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太子殿下說給威遠侯準備了一份禮物!”

“哦?貴國太子真是客氣!”

蕭禧看著氣定神閒的林昭,笑問道:“林侍郎就不問問是什麼禮物嗎?”

“貴國的太子的手筆,自然非同凡響!”林昭對此也頗為奇怪。

“實不相瞞,太子殿下並未明確交待,在下也只是冒昧揣度……”蕭禧笑了笑:“待會林侍郎就知道了,哈哈!”

“那好啊,本侯拭目以待!”林昭心裡嘀咕著,耶律浚又要搞什麼鬼?

林昭因早年出使遼國,搭救過遼國皇后和公主,故而遼使與之講幾句話並不奇怪,眾人都沒有在意。

奏樂聲起,皇帝趙頊在內侍和宮娥的簇擁下到來,蕭禧與林昭對望一眼,留下一抹得意的笑容,回身落座。

趙頊來了,一臉的春風得意!

今天是他的壽辰,是好曰子,自然心情舒暢了。在眾人的參拜聲中落座,爾後是一番講話,內容則是過去的一年大宋朝內外的勝利和成就,其中一些小災難都被忽略或者弱化了,有意無意還強調一下自己的所起到的作用。

在百官和各國使臣面前耀武揚威一番,滿足一下“虛榮心”,體現一下天家氣派,和皇帝的無上威嚴。總之都是些場面話,之後宴會便開始了。

首先便是百官與各國使臣向皇帝祝酒,恭賀皇帝長樂無極,萬壽無疆云云!這樣宴會才算正式開始,這樣的場合大都是禮儀姓的,食物基本上就是個擺設。靠前的官員們可以趁機向皇帝敬酒,靠後的官員們則只能與左右的臣子祝酒勸飲,看起來一片喜慶。

可是輪到各國使臣賀壽的時候,不和諧的聲音出現了。

西夏因為去歲無定河之戰失利,故而表現的相對低調,諸如吐蕃和交趾等,名義上都是宋朝的藩屬,自然也十分恭敬。唯獨這兄弟之國——遼國,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