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三七章 最後一根稻草,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酒肆之中,鄭俠與徐榮正在飲酒談天。

談及的內容正是當前的旱災,以及滿朝掀起的**王安石,請求罷相一事。一來因為此乃當前熱門話題,同時也是徐榮有意無意引導,故意提起。

鄭俠是痛恨王安石已久,言語之中自然流露出許多的不滿,對王安石的遭遇頗有幾分幸災樂禍的意味。

徐榮卻嘆息道:“雖說外有百官**,內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哭訴,可是官家依舊沒有動作啊,看來這王安石根基穩固非常啊!”

“哼,最可惡的是他自己,**人怨到了這個地步,他都不肯自己主動辭官!”鄭俠道:“官家沒有動作,想來是給他留個面子,讓他體面自己離開,可惜王相公泰然自若啊!由此可見,此人貪圖名利,戀棧權位到了何種地步?偽君子還是真小人,顯而易見!”

以前兩人是師生關係,關係親密,彼此敬佩欣賞。可是分道揚鑣之後,言語卻又這樣的狠毒,徐榮心中不由感嘆。

“是啊,按理說是該主動辭官啊,沒成想,王相公還真能堅持!”徐榮道:“難不成是壓力還不夠大?”

“或許吧!”鄭俠本來是想要看王安石跌落下去,幸災樂禍的,可是這樣的情景卻遲遲不來,不由讓他有些著急。

徐榮道:“肯定是的,如果壓力在大點,即便是王安石自己厚臉皮,只怕官家也不會容他的。”

“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出面了,可官家還是不為所動,有什麼辦法呢?”鄭俠嘆息一聲,頗為無奈。

“不!”徐榮堅定的搖頭道:“有人比太皇太后與皇太后更有分量。”

“誰?”鄭俠頓時有些好奇了,大宋朝還有這樣尊貴的存在嗎?

“老百姓!”徐榮道:“聖人有言,民為貴,百姓生活安穩乃是社稷穩固之根本。官家不為所動,興許是不知道民間是如何情景。如果有人將民間百姓生活狀況如實上奏,想來官家會有所行動的。”

“百官不是都上奏提及了嗎?”

徐榮搖頭道:“百官是有上書,可是他們大多是舊黨官員,立場難免有嫌疑,官家未必相信。再者,隻言片語,並不詳實,官家瞭解也不全面。如果這個時候有局外之人,以直觀方式上書天子,想必會有不同的結果。”

“誒!”說到這裡,徐榮突然像是恍然大悟一般,沉聲道:“介夫兄,你可曾想過自己上書官家,**王安石呢?”

“我?”鄭俠有些驚訝,他還真沒有過這樣的念頭。

“對啊!”徐榮道:“介夫兄是進士出身,而今也算是朝廷官員,自然有上書的資格。而且你瞭解王安石,也在地方為官,瞭解新法推行狀況,沒有人比你更適合啊!如此也親自出手報仇,將王家父子給你的屈辱如數奉還!”

鄭俠聽到這句話頓時有些心動了,從一個前途光明的新科進士,到如今的安上門監,處處受人白眼,相當的屈辱。而這一切都是拜王安石父子所賜,鄭俠也有過報仇的念頭,可是他只是一個小小的門官,如何能動搖宰相地位呢?

不過而今這樣特殊的情況下,也許真如徐榮所說,並非沒有可能。

徐榮一邊思索一邊道:“介夫兄,不止是報仇,這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為民請命,伸張正義,公開**宰相。到時候必定可以名揚天下,仕途必定會有新的轉機,而且還會青史留名,萬世傳頌!”

“這……”

這一番,頓時讓鄭俠怦然心動。報仇是一方面,仕途重燃希望也十分重要。他是有抱負,有志向的人,自然不希望一輩子就這麼完了,更不想繼續這種屈辱的曰子。單純是名留青史這幾個字都很是**,這對很多人而言都是莫大的**。

“介夫兄擅丹青,何不作畫一幅描繪民間景象,然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