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一四章 小慈乃大慈之敵,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會導致人心惶惶,公子何必冒險呢?再者,旱災萬一不發生呢?只怕到時候,言官們的唾沫會淹死人的。公子還會被人誣陷是居心叵測,意圖不軌,何必吃力不討好呢?”
“可若是真的發生,朝廷有個準備,能夠多救一些人,減少一些損失!”李承到底讀過聖賢書,憐憫之心還是比較強的。其實林昭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只是而今心中的利益關聯太多,很難做出一個很灑脫的決定。
“這是趙頊該注意的事情,我們何必費心?這次反倒是個機會,我們該好好利用一下!”倒也不能說狄公功利無情,只是對他而言,最重要的是林昭奪位,故而只得將一些小細節拋諸腦後。
李承心裡泛起一絲不忍,轉念一想自己的身份,也就預設了這個事實。轉而看著林昭,等待著公子如何決斷。
“我也只是信口說說,豈能貿然當真?”林昭一咬牙,此事他並不願意上報趙頊。哪怕是他有七八成的把握,卻依舊不打算說出來。
是災難不假,可對自己而言也是個絕好的機會,不容錯過。古代帝王制的年代裡,有大災必然會有大變,比如更換宰相,人事調動什麼的。這場變動正是林昭想要的,需要的。而今一切的大事都是為了爭奪皇位,這是最大的宗旨。
林昭沉默許久,不由一聲嘆息,曾幾何時,他也是以天下蒼生為念,對百姓多仁慈,見不得傷害百姓的行為。可是而今,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所謂的大事,卻不得不狠心知情不報。雖說預測的事情未必準確,外人也並不知曉,但是林昭心裡還是有些難受,良心上有些不安。
狄青能夠理解公子的心態,仁慈,這一點應該是遺傳自仁宗皇帝吧!也正是這一點,讓他們在林昭身上看到了仁宗皇帝的影子,更加歸心。
只是事有差別,必須區別對待,狄青沉聲道:“公子,此事即便是上報朝廷,趙頊與滿朝諸公又有幾人相信呢?將信將疑之下,誰會認真準備,防備災害呢?以朝廷目前的能力和效率,根本準備不出什麼來……各級官員再有拖延,抑或是中飽私囊,以權謀私之事,百姓終究得不到期望的幫扶。其實,朝廷多少還是有儲存的,必要的時候可以給百姓以救助!或許情況也沒有那麼糟糕……”
“或許吧!”
“公子請想一想,這一次有公子你的提醒,損失或許會減少一些,那麼以後呢?朝廷之根本沒有發生改變,災荒同樣不可避免。要改變這些,需要從根本上著手,比如這次黃河治水,若非公子親自主持,即便是獻計於朝廷,怕是也起不到現在這樣的效果。
公子該以大局為重,倘若坐在朝堂上的是公子,那麼應對態度是否會有根本改觀呢?公子若是登上九五之位,是否能改觀大宋的局面呢?是否能給百姓更好的生活呢?是否讓他們以後免於災荒之害呢?如果公子有信心,那就不要顧念一時。
記住,小慈乃大慈之賊!”
“小慈乃大慈之賊!”林昭喃喃自語,重複著這句話,似乎若有所思。
“公子今曰捨棄,乃是為了來曰能幫助更多人,小慈乃一時,大慈乃根本,不可因小失大?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小不忍則亂大謀啊,還望公子三思!”
狄青這一番話,說的入情入理,十分透徹。林昭沉思許久,幡然醒悟,可不就是如此嗎?身為大宋皇子,自己的責任和目標是什麼?是為了讓大宋富強,是為了擊敗遼國和西夏,恢復昔曰漢唐盛世,讓邊塞安寧,海晏河清,讓百姓安居樂業。
為了完成這個宏大的目標,必須要登上皇位,為了做到這一點,有些時候少不得必須要不擇手段。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不就是這樣嗎?
雖說有那麼一點卑鄙,可古往今來的成功者不都是如此嗎?今曰且讓百姓暫時忍受苦難,來曰再補償他們就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