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〇七章 兔未死,狐已悲,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時有人見韓琦便衣出門,在街市上攀談許久!”

“便衣出門?街市攀談?”文及甫聽在耳中,總覺得這個場景有些滑稽。一個太子,一個宰相,這般會面似乎有些寒酸,有些奇怪!

林昭及時補充道:“而且有人聽到了他們的談話內容,提及什麼渤海,河北路,歸屬宋遼?為君為臣,民族氣節一類的話語!”

“東陽是如何得知這些內容的?而已會發現這一狀況呢?”文彥博已然意識到,林昭的觸角延伸的很長啊!

“不瞞文公,我有派人監視韓琦!”林昭回答的很坦誠,只是當曰狄青的無心之舉,而今成了故意而為之。

盯梢韓琦,林昭當真是膽子大,有心思啊!文彥博笑了笑,韓琦遇到這樣的對手,倒黴似乎也不冤枉!

“當曰在博州發現了韓俊的非法之舉之後,想著韓琦是否知情不報,包庇親眷。甚至是參與其中,甚至是背後主謀亦有可能……”林昭沉聲道:“治河乃國之大計,官家重託,昭不敢有負所託。奈何韓琦位高權重,又是三朝老臣,德高望重,不能輕易採取措施!所以只怕派人暗中監視,也好理清是否牽連其中,卻不想卻意外發現了這樣的情況。”

這個理由似乎很充分,因為韓俊的事情而監視韓琦,完全在情理之中。

林昭續道:“堂堂河北路宣撫使便裝出門,當時只道是韓琦親民隨和,可我的人發現,韓琦此番外出目的姓很明確,就是為了見這一男一女兩個少年。加之這少年人氣度不凡,我的屬下便留意了,到大名府之後才稟報,我好奇之下親自探查,竟發現是當年在遼東見過的耶律浚兄妹。

韓琦便衣出門,為了約見遼國太子,街市上看起來吵鬧,卻也可掩人耳目,談論的話題有比較特別,此種情狀當真是耐人尋味啊!”

一個很清晰合理的脈絡,給韓相公編織了一個很好的故事,同時也巧妙地解釋了自己是如何得知耶律浚下落的原因。蕭觀音的囑託和趙惟一的出現,完全被掩蓋過去了。

文彥博聽完之後,訝然發覺這事可比想象的要複雜千百倍,遼國太子該何去何從本來已經很棘手了!其中又牽涉到了韓琦,作為新任的河北路宣撫使,是根本避無可避,是必然要牽連其中的。

沒想到一上任就是這麼棘手的事情,文相公不由一聲感慨!林昭當真是鬼見愁啊,走到哪裡,麻煩就在哪裡發生!韓琦倒黴了,自己似乎也不輕鬆了啊!這麼大的攤子,該如何收場當真不是個容易事!

“有這兩方面的緣故,昭當真是為難,亦不敢輕舉妄動,好生為難。”林昭道:“一來是向文相公請教,二來,畢竟是牽涉到宋遼之事,以及河北路的人事,關乎國之大計,須得如實稟報文公。

當然了,興許是昭多心了,韓琦與耶律浚接觸,或許是官家委派,抑或是職責所在,不知文公可否知曉?”林昭訕訕一笑:“昭實不想鬧出笑話,更不想落個誣陷大臣的罪名!”

“哼哼!”

林昭請教?文彥博輕輕搖頭,林侍郎天資聰慧,手段高明,何須自己指教?這一招當真是高明啊!趙頊如何這般打壓韓琦,想來也不會委派他與遼國接觸,何況朝廷並無這樣的訊息,文相公雖在地方,可是中樞的訊息還是非常靈通的。

那麼韓琦就是私下與遼國太子來往了,加之那些談話內容……只是那麼幾個關鍵詞,御史便完全可以捕風捉影說事。而且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如何渲染當真就事在人為了,到時候韓琦只怕是百口莫辯……

難道讓韓琦致仕還不算數嗎?文彥博可考慮的很深遠,在他看來,林昭似乎完全沒必要對韓琦這樣窮追猛打,他們之間似乎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官場之上,大家都很注意分寸尺度的,林昭這般做法是為何呢?

這位林侍郎聰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