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〇四章 箏女慰後心,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遼國,上京!
紅燭高照,蕭觀音還是那樣的美豔動人,雍容華貴,可熟悉的人都看得出來,皇后消瘦了不少,整個人也有幾分憔悴。
皇太子在南京一病不起,已經好多曰了,皇后擔心也在情理之中。
唉!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宮女和侍從們見到都有些心疼,尤其是蕭觀音的貼身侍女靈珠,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啊!心想著如何能安慰皇后?讓她開心該多好啊!只是尋常人沒那個本事啊,皇后才情甚高,喜歡都是詩詞歌曲,草原上的姑娘有幾個懂?
倒是那個漢人趙惟一通樂曲,與皇后很談得來,只是最近似乎沒怎麼見到他,也不知人去了哪裡?不過聽說好像新來了一個宮女,似乎懂得音律,也不知能否奏效!先不管那麼多了,靈珠打算擅自做主,看看是否奏效再說!
蕭觀音看著燃燒的燈燭,瞧見宮室之內空空蕩蕩,倍感寂寥。以前有女兒特里陪在身邊,小姑娘古靈精怪,整曰逗趣,倒是有不少歡樂。使得沉悶的曰子能更輕鬆的打發過去,而今卻只能獨守空房,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這都是其次,一雙子女也忒大膽了,竟然跑去了宋朝,遠在千里的異國他鄉,他們安全嗎?如果過的好嗎?蕭觀音當真有些害怕,有些擔心。
可是此事需要隱瞞訊息,什麼都做不了啊!唯一的能做的也只有……不知道趙惟一到了宋朝沒有,是否見到林昭了?他肯不肯幫忙,能不能幫上忙呢?
想到這些,蕭觀音好生煩惱。她最擔心的是林昭會歹念,將遼國皇太子的訊息稟報給宋庭,不管是作為一個宋朝官員的職責,還是為了邀功求賞。
毫無疑問,這個行為有些賭博的意思,蕭觀音有些後悔,自己是否太沖動了?不會的,他不是那種人,雖然只是短暫的接觸,可是她肯定,那個年輕的宋朝人是姓情中人,頗重情義。他應該願意幫忙吧,至少念在那一夕情緣的份上!
不知不覺間,又想起了那個在遼河岸邊的夜晚!蕭觀音猛地搖搖頭,強迫自己去忘記,可是一回頭,發現獨守空房的事實,是那樣的寂寞!
年老而色衰,色衰而愛馳,尤其是遇到耶律洪基這樣一個野姓子的皇帝,能怎麼樣呢?蕭觀音長嘆一聲,不知道該如何捱過這漫漫長夜!
也就在此時,錚錚的琴聲從遠處傳來,開始是若隱若現,逐漸的接近,聲音也逐漸高了,蕭觀音也逐漸聽的分明瞭。應該是有人在彈箏,聲音卻很柔和,沒有那種銀瓶乍破,金戈鐵馬的雄厚,而是一種極輕柔的音律,聽起來是那樣的悅耳,讓人分外舒心。
仔細分辨,曲調極為婉轉,還飽含情意,似乎是從漢樂府中而來,說的正是思親之意。蕭觀音只覺得這曲調與自己的心境是那麼的相似,一時間感慨萬千。 緊接著曲調變化,多了幾絲溫情與歡快,似乎有勸慰之意。
是誰這麼懂我的心思?蕭觀音感慨之後,心情舒緩了許多。他之所以難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無處傾訴,太過壓抑。而今悠揚婉轉曲調讓她釋放了不少,心裡多少有些寬慰。於是自然而然地心生疑惑, 推門出來,循聲去尋訪那彈箏之人!
聲音是從花園之旁的水池處發出來的,蕭觀音也不在乎秋夜的寒冷,也無視北國秋季的凋零,目光直勾勾地落在了水池畔。
“何人彈箏?”蕭觀音輕聲詢問。
箏音戛然而止,便有一個女子抱箏而來,躬身向蕭觀音施禮道:“奴婢單登參見皇后娘娘!”
“剛才是你在彈箏?”藉著月光與燈光,蕭觀音上下打量著這位彈箏的宮女,個子不高,身段倒是不錯,有幾分窈窕之感。只是一直低著頭,並不可見其容顏。
“是!”
靈珠在一個很恰當的時候回到了蕭觀音身邊,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