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六九章 人為財死,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是無中生有的,朝廷並不知道,是不需要繳納任何賦稅的,只需要僱傭一些幫工,賺的可都是純利潤。

拿到這麼多錢,韓俊自然是高興了。只是這件事必須要瞞著叔父,他不敢讓叔父知曉。兩年的時間裡一直瞞的很好,因此拿到了利潤也不少。可是紙終究包不住火,而且一旦燒破了最外層的紙,情況還可能會非常的嚴重,呈愈演愈烈的狀況。

自從二股河工程之後,黃河東流的水流量逐漸的增大,對清水澤多少有些威脅。不過因為前兩年水流相對不是很大,影響很有限,完全是可以規避的。可是近年,情況卻有變化。黃河流域的降雨十分嚴重,又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水災。

水流太大,眼看著就要淹沒清水澤。

這可是很多權貴之家的糧食和利益,豈能這麼被淹沒了?尤其是當時主事人的都是一些不知輕重的小輩,更加捨不得這些眼看就要到手的利益了。於是乎這些人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們竟然在黃河之中設立圍堰,使得水流逐漸變緩。

清水澤是保住了,可是附近的黃河洪水卻排不出去,水位不斷增加,甚至還出現的回流的狀況。

二股河東流大量的河水無法東入大海,因此不斷聚集,漸漸的回流。整個黃河的水都積壓在了二股河這一段地方。黃河水量不斷增加,對河堤的壓力也不斷增加,當無法承受的之後,只能是決堤這樣的結果。

於是乎,大名府上游新修建的河堤,因為時間比較短,並不很牢固。加之水往低處流的天姓,這個地方往北地勢最低,於是乎決口便在這裡發生了。

此番黃河決堤,固然是天災,是因為降雨引發洪水的緣故。可若非東流不暢,及時引導,再加上沿途的一些分洪,情況或許不會這樣糟糕,有驚無險渡過去也是有可能的。可偏生就有這樣許多的因素綜合在一起,於是乎,最糟糕的結果發生了……

可憐當時韓相公花甲之年,冒著雨帶著人加固黃河河堤,最終仍舊避免不了這樣的狀況。事發之後,必須要給朝廷一個交代的了。故而很快就查到了這樣的事情,韓相公惱羞成怒,準備拿人的時候,才發現親侄子也參與其中了。

大義滅親?

韓相公做不到,當年父母早亡,若非兄長悉心撫養,他如何能長大誠仁?若非兄長辛苦教導,支援他讀書,他如何能有機會東華門外唱名,成為權傾朝野的宰相?人是要懂得知恩圖報的,韓相公就是因為這份恩情,才會對侄兒如此疼愛的。

而今卻要將侄子檢舉出去,韓琦自問是做不到了。一個人在朝堂上可以很果斷,很雷厲風行,可是面對親人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無可奈何,韓琦只當是沒看見,放過侄子,也放過其他人。然後很違心地向朝廷稟報,是因為天災的緣故決口的。反正黃河兩三年就會決口一次,出了這樣的事情不足為奇,是可以糊弄過去的。

再者,河北路自己可以一手遮天,些許事情能夠這樣糊弄過去的。可惜很不巧,他忘記了一點,二股河這次施工是熙寧二年的時候,是皇帝趙頊登基之後第一次治理黃河,其中還有王安石的參與,可惜就這麼以失敗告終了。

趙頊心裡很不是滋味,這樣面子上過不去的事情如何能放的下?趙頊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治理好黃河,如果無計可施,沒有可行的方案也就不了了之了。偏生林昭出於一系列的考慮,獻上了治河之策。

皇帝趙頊這才下定了決心堅持支援治河,自然也就要徹查黃河決口的原因。於是乎林侍郎就這麼來了,情況一下子就不是韓琦自己所能夠掌控的了。

為今之計,只能是毀滅證據。黃河之中的圍堰是已經拆除了,可是清水澤的良田,卻因為他們一時的聯絡沒有立即毀壞。

直到而今疑似林昭突然出現在博州,韓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