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六〇章 託付,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可是耶律浚渾然不覺,根本不知道危機已經在靠近了。小特里也正在興頭上,所以大意,兩人都沒有注意到。

可是他們的母親蕭觀音卻不這麼認為,耶律洪基覺得了不要緊。可是蕭觀音始終覺得,耶律乙辛不是那麼可靠。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她發現這是個絕好的借刀殺人的機會。耶律乙辛會不會趁此機會傷害兒子的呢?

只要他透露出些許訊息,便是可以藉助宋朝人將耶律浚置於死地。到時候責任全部推到宋朝人身上,甚至還會以人死在宋朝為藉口,煽動丈夫以報仇的名義與宋朝開戰,坐鎮南京的耶律乙辛自然就是前鋒,能夠攫取到兵權,權勢無疑會更加不可一世。

還別說,真給蕭觀音給猜對了,耶律乙辛確實有這樣的打算。想法與當年的蕭胡睹等人一樣,故意製造藉口,挑起宋遼兩國開戰,然後從中獲取利益。只是上次的藉口不過是一個使臣,而這一次的藉口可能會發生堂堂遼國太子身上。如此引發的後果自然不同,到時候的影響必然是驚天動地的。

既然想到了,蕭觀音就必須要做出應對之策。耶律乙辛很有可能就是採取一石二鳥,借刀殺人之計。那麼應對之策首先便是確保兒子的安全,其次便是破壞宋遼之間可能的戰爭。

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妥當的人出面,保護兒子的安全,實在不行便公開是遼國太子的身份。同時最好是先將兒子的身份知會給宋朝,有個人暗中照應,情況應該能好很多。

想到了這一茬,蕭觀音首先想到的人便是林昭。

聽說林昭而今成為大宋朝的治河大臣,要北上河北路治理黃河,遼國已經受到訊息,可以說是瞭如指掌。林昭在河北路的權力不小,如果由他出面調和的話,似乎是可以的。畢竟兒子主要活動的範圍肯定也是河北路,與林昭是有交集。

只是如此一來,豈非將兒子的行蹤通知給了宋朝人?蕭觀音有些猶豫了,這樣做有些危險。不過沉思熟慮之後,她還是願意相信林昭的。遼國太子在河北路出事,對宋朝沒有任何的好處。林昭不會不知道輕重了,身份便是耶律浚最好的保護。

同時當年事有交情的,即便是看在當年遼河岸邊的一夜風/流的情分上,想來林昭應該會幫自己照料兒女的……

唉!

一想到這個理,蕭觀音又很不是滋味。自己當年和林昭當真是稀裡糊塗的。可是也不知道為什麼,她心裡總是會想到林昭,不由自主地相信他。甚至有些懷念那一晚的滋味。每每想起來的時候,臉上總是會有些潮紅,心底深處會有那麼一絲怦然心動……

難道真的有感情了嗎?即便是蕭觀音不願意承認,可有些事情總是真實存在的。聽說他在南朝寫了一首詞作: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是啊,情緣不需要長久,哪怕只是一個夜晚仍舊讓人懷念。或許,只有在那個夜晚,稀裡糊塗之中,她得到了從未有過的東西。也許是因為耶律洪基一直太冷落她,讓她特別懷念那一曰的滋味……

總而言之,蕭觀音對林昭有種極為特殊的感情,她自己也說不清道明,甚至不能很好的控制。蕭觀音努力地搖頭,自己是遼國皇后,是要母儀天下的,必須要端莊。同時自己是個幾個孩子的母親,耶律浚已經十六歲了,特里也長大了。這種情況下,自己竟然還會有那樣稀奇古怪的非分之想……

一時間,蕭觀音好生羞澀,好生愧疚。心中不斷責備自己。本想著一輩子不與他有聯絡的,可是眼下,也是無可奈何……

為了兒女的安全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希望林昭看在昔曰的情分上能幫忙把!其實,即便是自己不說,林昭若是見到,也會認出耶律浚的。如此還不如直接點明,於情於理,林昭都不會把耶律浚怎樣的。兒子在宋朝也能多一份保障和安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