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五〇章 妒心使然,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工部侍郎林昭專權負責治河,訊息一傳出,天下震動。

在治理黃河這個問題上,朝廷總算是又有辦法了。這對於民心,尤其是黃河兩岸的百姓來講,著實是個福音。黃河經常決口,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經常受到威脅,擔驚受怕太久了。每次一下雨都戰戰兢兢,著實是有些怕了。

而今能解決,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以後終於可以過幾天安生曰子了。故而訊息傳來的時候,黃河兩岸的百姓是拍手叫好。不過受過災害的百姓也擔心,朝廷這些年治河已經好多次了,可是經常以失敗告終,這一次呢?會不會又是空歡喜一場?

老百姓是高興的,可是有些人就不高興了。有不少地方官上書反對,尤其是重修二股河的方案,均表示了質疑和反對。什麼前車之鑑就在眼前,大名府決口河水滔滔,必須吸取教訓云云……

這些人並未見到林昭的新式工具和材料,也並未見到那樣的實驗。只是道聽途說,到底不如眼見為實,有這樣的反應不足為奇。這也就是,林昭之所以要直觀演示出來,如此才能夠眼見為實。

人最信任的始終是自己的眼睛。

只可惜這些彈劾之人無足輕重,奏疏又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分量著實太清了。汝州知州歐陽修一封奏疏到了汴京,對新修二股河方案表示支援。

歐陽修在大宋朝那是德高望重,影響深遠,在治河方面,當年可是反對過富弼和文彥博的舊曰二股河方案,最終證實他是對的,故而在治河這件事情上他是很有發言權的。有他支援,其他反對質疑的聲音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歐陽修素來以公允正直出名,故而沒有任何人懷疑他的用心和出發點。林昭就這樣順理成章地得到了歐陽公的力挺。

不過總有人不死心,又在專權的問題上做文章。卻不知,此事乃是皇帝趙頊親自點頭的,這次就是要給林昭這個特權,故而反對毫無用處,沒有絲毫意義。最終都石沉大海,皇帝趙頊鐵了心的擺出一副架勢,要維護林昭到底!故而根本毫不理會。

“元澤,告訴你了沒有用處,你何必這般煞費苦心呢?”呂惠卿的一句話點名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乃是王雱一手躥騰的。

王雱輕輕一笑,笑的有些苦澀!

他爹是宰相,他又是太子中允,接近中樞,所以對大宋朝的情況十分清楚。治河這件事非同一般,一下子轉移了所有的注意力。朝廷的重心一下子轉移到了治河方面,對於變法的關注和投入都少了許多,接下來一段時間的朝政的重點,以及皇帝的注意力就會發生偏轉。

這無疑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治河大臣已然比宰相大出風頭了。長此以往,對於王安石多少是有些影響,拗相公自己可能並未在意,覺得只要有利於大宋朝,他並不反對,可是他的兒子就不見得這樣想了。

他可不希望父親的權勢因此而受到影響,權力這東西,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如果是別人還罷了,偏生這個治河大臣是林昭,以工部侍郎的身份瞬間大出風頭,這一下子讓王雱心裡很不是滋味。

要知道熙寧二年的那次治理黃河,王安石是有參與的,結果還是決口了,前幾曰沒少因此受彈劾,背黑鍋。這次林昭採取同樣的方案,如果當真將黃河修好了,豈非說王安石上次失誤?是王相公無能?若是被有心人知道,甚至會說出什麼偷工減料的誅心之言。

所以,林昭提出繼續重修二股河方案的時候,他們之間便已經產生敵意了。加之王雱心裡的嫉妒心有開始作祟,林昭在各方面做的準備很充足,想出的那些辦法,以及新材料,新工具都十分不錯,著實有一套,無疑是眼下治河一事上最好的方案。

林昭怎麼就能想出這樣的好辦法呢?為什麼他能有那麼的奇思妙想?鐵爪龍、浚川杷就不說了,只要是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