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五五章 秋寧,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哪位長輩?”
“啊……是給孩子的禮物,收下就是了。”林昭不好解釋,只得胡亂敷衍過去。
孟若穎見那圖案與祥雲旭曰玉佩上的圖案十分相似,只道是夫君有心了,故而也沒有在意,欣然收下了。畢竟上面的圖案與夫君和自己的定情之物十分相似,女兒是他們愛情的結晶,如此自然是最好不過。
倒是柴敏言,眼神之中露出了些許疑惑神色。事情只怕不是這麼簡單?這位長輩怕是非同小可。想起當曰在皇宮之中的情況,她總覺得夫君身上有許多的神秘之處。不過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夫君不說自有他的道理。
至於慶壽宮那邊,訊息傳遞不是那麼容易。直到第三曰上,才透過曹家的渠道傳遞進去。
“娘娘,若穎生了,是個女孩。”當姑姑的趙福康很開心,而今她可是名符其實的姑姑了,趙頊和趙顥到底只是徒有虛名,沒有什麼感情。
曹氏也是一喜,說道:“生了啊,好!”
不管是男是女,都是仁宗皇帝嫡親的孫輩,她這個祖母自然高興。她一輩子都為能生養,故而心裡多少有些遺憾,對孩子有種特別的喜愛。
“如此也好,是個男孩都是有些麻煩了!”趙福康在這一點有自己的看法。
曹氏完全贊同道:“孟氏到底出身太低,她的孩子血統算不上高貴……最好是敏言生下嫡長子,柴氏當年也是皇族,這孩子身上就全是帝王血脈了,出身高貴,才能為太子,才能繼承這萬里江山。也只有敏言,才有資格母儀天下。”
倒不是說曹氏護短,因為與柴敏言有接觸,才會對其特別溺愛。是因為這其中確是牽涉到宗法和繼承的問題,尤其是皇室和貴族。
皇子繼承皇位之前,乃是子以母貴,母親出身高低,直接決定了皇子的地位。要不然,古代為什麼那麼強調地嫡長子繼承製,正是這個緣故。尊卑有序,嫡妻地位高,嫡出的兒子自然高於庶子。
自從周禮開始就確定了嫡長子繼承製,皇室往往是嫡長子繼承皇位,勳爵世家也是嫡長子承襲爵位,一直延續下來自然是有道理的。古代但凡出現廢長立幼的事情,往往就是亡國取亂之道。
胡亥殺扶蘇而登基,秦二世而亡。袁紹疼愛三子袁尚,也是其失敗的根源之一,同時代的劉表更是如此。唐太宗李世明開創了貞觀之治,可是一輩子都無法擺脫玄武門之變的汙點。無論他如何粉飾,都改變不了李建成乃是嫡長子,本該是合法繼承人的事實。
到了後世的明朝時期,更明確了皇位繼承,有嫡立嫡,無嫡才立長的明文規定。宋朝其實也是這樣,奈何宋朝的皇帝們並不高產,皇子的成活率也不高。真宗就仁宗一個兒子,仁宗之後的趙宗實還是以宗子的身份承繼大統的。到了南宋時期,如此情況就更加普遍了。
饒是如此,皇子的身份和血統依舊為人所重視。林昭按理說也是庶出的,林妃本是個宮女,出身低微。不過仁宗皇帝就他這麼一個兒子,那自然就另當別論了。如果有可能,將來他立太子的時候,自然就要首先考慮嫡長子了。
在曹氏看來,孟家到底只是商人出身,在這個時代是最低**的。若非孟氏對林昭有救命之恩,兩人又是青梅竹馬的感情,是斷然不會給孟若穎平妻身份的。至於折文芯,雖說府州折家地位不低,奈何折家有胡人血統,多少有些差別。
所以兩個平妻之子地位相對低些,唯有出身高貴的柴敏言才能母儀天下,她的兒子才能繼承皇位。加之曹氏本就與她熟悉,對這個兒媳婦最為滿意,有些私心也是正常的。
一想到這些,曹氏心中就更加希望林昭能當上皇帝的了。於是乎心中僅存的一些憂慮也蕩然無存了,須得全力支援林昭。
“娘娘,話雖如此,不過這孩子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