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六二章 致命一擊,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近一段時間,王韶承受的壓力著實不小。.

慶州城裡的風言風語已經讓他有些害怕了,他也第一次見識到什麼叫人言可畏。王相公家與林昭的恩恩怨怨他多少有些耳聞。但即便是王安石授意,他也絕對不會這麼做的,王韶是個正直的人,從始至終都是。

可是他的作為卻難免讓人誤會!為了迷惑西夏人,吸引梁乙埋的注意力,必須要讓大順城風雨飄搖,處於危機之中,只有這樣才能讓梁乙埋集中注意力,想要儘快攻克大順城。

只要他急於求成,將目光都集中在大順城的時候,自己的機會便來了。王韶很清楚,這麼做對大順城的守軍,對林昭和景思立很不公平,他也心懷愧疚,可是有時候就是這樣無可奈何,誰也沒有辦法。

一番苦心孤詣不能對外人道,也沒有幾個人理解自己。甚至還謠言四起,惡語中傷,王韶心裡很不是滋味。甚至遠在府州的折克行還送來書信,請求自己維護林昭周全。

雖然言下之意十分客氣,並無半分催促的意思,但王韶自己心裡卻清楚,府州有人著急了。畢竟林昭是府州折家的女婿,雖說同為知州,可他這個慶州知州如何比得上立足雲中數百年之久的府州折家呢?

王韶的壓力著實不小,可是他生生地撐了過來。當大順城第一次放出狼煙的時候,他不得不做出個姿態,象徵姓地派出援軍救援,最後敗退到了荔原堡,堅守不出。結果給狂妄的西夏人一個錯覺,以為宋朝人好欺負,嚇破了膽。

實際上此時的慶州可以說已經是一座空城,除了曰常的守軍之外,大部分的兵力都被調走了。如果梁乙埋這個時候率軍突襲慶州,說不定會一舉成功,奪取慶州。可是他的注意力完全都在大順城裡,在林昭身上,故而平白錯過了一次機會。

王韶則帶著大軍千里迂迴,從秦鳳路進入了西夏境內。因為有陝西路宣撫使韓絳的全力配合,故而一路暢通無阻。進入西夏境內之後便隱藏在山野之中,梁乙埋光顧著大順城了,也並未在意。

按理說李復圭該能想到,千里繞道可以到大順城背後的。可是他平曰裡並不太注意觀察,視野範圍也僅僅停留在慶州,故而不曾多想。在定式思維作用下,認為慶州除了荔原堡之外,並無路可達大順城。梁乙埋也大意地認為,從整個宋朝境內到大順城唯此一條道路,故而他只在荔原堡設下伏兵。

當王韶到了他的背後,他竟然絲毫不知。

這支將近兩萬人的宋軍到達這裡已經三四天了,但是王韶一直按兵不動,沒有貿然發起進攻。他在等,等梁乙埋完全得意忘形,完全不顧及其他的時候,突然發起進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致命一擊。

只是大順城能堅持住嗎?王韶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萬一最後城破人亡,林昭和景思立戰死了,自己縱然是有一千張嘴也說不清了。必然會落下個罵名,一世清白毀於一旦,還會與諸如府州折家,曹國舅家,甚至是太皇太后結仇。這個風險著實很大,這個尺度也很難把握。

王韶所承受的壓力絲毫不比林昭他們小!他只能派出斥候密探,隨時注意大順城那邊的狀況,隨即應對。

終於在這個傍晚,斥候帶著王韶走上一座山頭,看到了遠方燃起沖天的烽火狼煙。

大順城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王韶不再猶豫,立即下令,五千騎兵出動,立即殺向大順城。步兵跟隨在後,給西夏人致命一擊。

上馬的時候,王韶將折克行的那封書信揣進了懷裡,信紙早已被掌心的汗水完全浸透。王韶一個深呼吸,默默道:林昭,堅持住,我來了!

~~~~~~~~~~~~~~~~~~~~~~~~~~~~

黃昏,西夏營地!

遠處的大順城戰事正激烈,無數的火把幾乎將這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