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四四章 再赴西北,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方的將領,管轄的範圍並不大,抵禦進攻可以。若是要發起大規模的,尤其是有組織的反擊可就做不到了。

既然宋朝決定與西夏開戰,那麼戰爭的規模,以及出兵的方式都不可能如同平常那般應付。全面配合,繼續調兵遣將是必須的。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次要動用的是整個西北的兵力。

首先,西北缺少的是一位統帥!

朝廷做出的安排是而今已經升作是參知政事的韓絳,當然了他陝西路宣撫使的身份還在。若非西北突然起了邊患,韓絳便會留在汴京做個安穩的副宰相,而今卻不得不遠赴西北指揮作戰。

韓絳必將做過陝西路宣撫使,對於西北的情況瞭如指掌,各州縣的將領官員都對他服服帖帖。德高望重的他能夠從容調兵,他的能力也足矣應付眼下的局勢,能夠打好這一仗。加之沒有其他更合適的人選,韓絳無疑就是不二人選。

韓相公倒是沒有任何怨言,責任重大,自然也就責無旁貸。接到命令之後,立即調動兵馬和相關人員,準備趕往西北。

除了主帥韓絳之外,還有一些人也在徵調之列,其中最為特別的應該算是威遠伯林昭了。

林昭新婚燕爾,這種時候讓人家出征西北似乎有些不合情理。可趙頊有自己的理由,此戰需要河湟吐蕃予以配合,故而讓林昭前往西北協調聯絡。同時他對梁乙埋和李復圭多有了解,此前在西北也有作戰經歷,故而讓其隨軍出征。

趙頊之所以這麼安排,除了這些很客觀的緣由之外,還存了眼不見為淨的心思。寒冬過去,新婚之後,有功之臣林昭不可能長時間的冷落閒置,是必須要給他安排職位的。

安排什麼呢?在地方為官?他是反對新法的。要是再鬧出一檔子如之前青苗法那般事情,少不得又是許多麻煩。留在汴京,時間相見也難免尷尬,趙頊可以不在乎,可是王安石一夥人呢?

索姓,為了避免這等不必要的麻煩,將他直接丟去西北,讓他在軍中為將,如此也不會與王安石和新法有任何交集。

趙頊的想法很單純,他並不認為這樣安排會有什麼不妥。一個小小的林昭,在軍營之中又能如何呢?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威遠伯府,接到詔書之後,林昭略微有些詫異。

李復圭叛逃,西夏入侵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也一直在關注著朝廷會如何應對?卻萬萬沒想到,事情最後是關聯到自己身上來。

說實話,春寒料峭,前往西北苦寒之地也不舒服。尤其是新婚**月,家中有三位嬌妻相伴,林昭更加不願意前往。

只是君命難違,聖旨已經下了,根本違抗不得。

轉念一想,這未嘗不是一個好機會。

從河湟吐蕃回來的時候,林昭就動過心思,想要進入軍伍之中。

眼下的證據著實不宜參與過多,倒是軍伍之中相對清靜的多。大宋朝的軍事情況著實太糟糕,林昭有想法想要為其出上一份力。

同時也是因為心中的一種英雄情結,馳騁沙場,建功立業是血姓男兒的抱負。再者,只要掌握的兵權,也就意味著實力。經過慶州這一遭的劫難,林昭的權力**很強,在這個尊卑有序的時代,沒有足夠的實力,連生命都要受別人左右,林昭受夠了。

單純當個文官能如何?雖說宋朝重文輕武,可是手握重兵的武將絕對不可小覷,槍桿子才是硬道理,這句話的意義亙古不變。只要有軍功,升遷不是問題,至少可以像李復圭那般一手遮天。

故而林昭一早就有了這方面的想法,只是以前沒有實現的契機。

而今這個機會出現了,趙頊不管是出於什麼的動機,這個決定某種程度上正和林昭之意。尤其是此時前往西北,更有另外一層含義,可以直接向梁乙埋討要公道。這次入獄,梁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