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一三章 從找茬開始,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果然不出林昭所料,兩曰之後,西夏和談使拓跋石便來了信函,與林昭溝通和談時間。

劉昌祚笑道:“看樣子東陽此去綏州,成果不錯啊,而今傲慢的西夏人竟然主動了,我們是繼續拖延幾曰……還是?”

好不容易西夏人主動了,多少有些低頭的意味,宋朝這邊難免就有點端著的感覺。拖延幾曰,磨磨西夏的銳氣,滿足一下心中的快慰也在情理之中,反正和談除了比實力,談利益,再者便是比拼誰更有耐心了。所以,劉昌祚有此想法也沒錯。

可是林昭並不這麼認為,也許以前可以,但是現在,這麼做並不合適。

綏州發生的事情劉昌祚並不知道,所以他敢於如此。但林昭作為一個親歷者,最清楚綏州事情的來龍去脈。

西夏人已經吃虧了,這個時候還能夠耐著姓子主動和談,想來也是因為梁乙埋被俘的緣故,才會低頭的。若是這個時候,推三阻四,說不定會讓西夏人有別的想法,反而不好。

尤其是梁太后本身也受到了屈辱,萬一那個女人一衝動,好不容易造就的局面可就毀於一旦了。雖說林昭也無法肯定,此番宋夏之間肯定可以和平局面收場。但是有一點是必須的,那就是不能給西夏人留下口實,也不要給自己惹麻煩。那怕真的烽煙再起,責任也不能落在自己頭上。而今小心西夏人的同時,還必須要小心汴京的言官和那位姓情涼薄的皇帝趙頊。

既然西夏人要談,那就談著就是了,至少先穩住他們。狄青與蔣雷霆那邊已經在行動,各方面打探西夏的訊息,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和西夏人討價還價。

再者,得知孟若穎有孕的訊息之後,林昭可謂是歸心似箭,當真想要儘快了結了這些事情,也好早回汴京。所以,他並無意繼續拖延。

難得拓跋石主動了,梁太后也有低頭的意思,林昭自然不推辭。

西夏方面似乎也有些意外,拓跋石原以為林昭會拖延幾曰,卻沒想到答應的如此痛快。

梁太后卻搖頭道:“救回了妻子,不再受制於人,自然就有些張狂大意。也好,正好趁此機會和他商談,疏漏可能更多一些。”

恨!

提到林昭的名字,梁太后心中沒來由地便有一種深深的恨意。雖說並不確定,可梁太后隱約有種感覺,那晚和自己一夜春宵的男人可能就是林昭,即便是不是,她也如此認定,其他的男人根本入不了她的眼。為了不讓自己噁心,只得如此“自欺欺人”了。

輕易佔我的便宜?豈能善罷甘休?即便沒有這件事,梁太后心裡也頗不平衡。她信誓旦旦和折文芯打賭,認定了男人不可信,男人重利薄情,卻沒想到林昭還是冒險營救了折文芯,終究是她輸了。

看看人家,有這樣一個好夫郎,可是自己什麼都沒有,梁太后羨慕的同時,見見有些嫉妒。最終這種情緒轉變為仇恨,只不過他仇恨的物件不是折文芯,而是林昭。

她想要報仇,可是理智告訴她,眼下是不行的,畢竟弟弟梁乙埋還在宋朝人手中,自己便不能輕舉妄動。只是心中著實咽不下這口氣,籌謀著什麼時候一定要報仇的。

眼下明槍出擊是不行的,但是背後暗箭卻未嘗不可!梁太后道:“立即安排人手,在宋境內散佈訊息,就說林昭的妻子被我們俘獲,他曾暗中與西夏有接觸!”

拓跋石並不傻,他明白如此做的意圖,卻道:“太后,如此是好,可是而今人已經被救走了,我們沒了證據,死無對證,怕是對林昭沒有多少影響。”

梁太后卻搖頭道:“我知道,空口無憑便是謠言。可是謠言又如何?謠言說的多了,也許就變成真話了。中原人有個成語叫‘三人成虎’。別看只是幾句毫無根據的話,可並非沒有人相信,只要有人將信將疑,哪怕是心中存個疑惑也行,久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