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八五章 神兵利器,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括的府邸在延州城南,緊鄰河道的地方。
他是延州司理參軍,職位不低,按理說是有自己官邸的。不過沈括並未居住在其中,也沒有居於軍營之內,而是選擇了城邊,臨河建造了一座宅邸,算不上精緻,更談不上富麗堂皇,不過佔地卻是有七八畝,規模還是值得一提的。
原因就在於沈括是一位“科學家”,擅長搞“科研”,以及相關的創造發明。他需要的不是一座府邸,而是一個工廠,一個實驗室。建在城中自然是多有不便,一來可能影響到其他人,說不定還會被人用怪異的眼光盯著。
為了避免這些狀況,沈參軍思來想去,還是搬到城外比較好,至少比較方便,少些麻煩,少些閒言碎語。如此,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研究之中,專心致志那些所謂的“奇技**巧”。
也不知沈參軍最近在忙些什麼,甚至連陝西路宣撫使韓絳到來都並未前去拜會。至於自己的小友林昭過境,似乎也是聞所未聞。
韓絳為人大度,並非那種在意表面文章的官員,故而並未在意。林昭知道沈括除了為官之外,便醉心於科學,說不定最近又有什麼發明創造吧!當然了,林昭最為在乎的還是自己給沈括送來的那幾張圖紙,也不知是否有成型的樣品了。
懷著這樣的心思,林昭主動上門來拜見沈括先生。來到府上,林昭通報了姓名,本以為門房那邊需要進去通報,然後才會有邀請的,大門大戶都是如此規定。不過,今曰在沈家卻是個例外。
“在下林昭,前來拜會沈大人!”
門房一聽“林昭”二字,頓時眼前一亮,恭敬問道:“敢問可是兵部侍郎林大人?”
“正是在下!”林昭心中嘀咕著,難不成自己在沈家大名如雷貫耳?
門房立即滿臉堆笑,說道:“老爺吩咐過了,但凡是林侍郎上門,不用通報,直接入內相見就是了。”
“哦?”林昭頓時有些好奇,沈括對自己的待遇相當不錯嘛!有些意思,如此更好進入好好謝過沈大科學家,好好聊聊了。
林昭也不客氣,當即提步往裡面走去。幾十個隨行的侍衛則留在了門口,**沈家的下人去招待。侍衛是西軍將士,臨時來保護他的安全,並非親隨。林昭越發覺得身邊沒幾個心腹,做起事來當真是麻煩。
“老爺在後院之中,林侍郎直接前往就是了。”門房的僕從指明瞭道路便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林昭則大踏步一路走過去。
別人家的宅院裡是假山池塘,花草樹木,甚至雕樑畫棟。可是到了沈括這裡就顯得格外簡略粗糙,院中沒有什麼景緻,倒是到處堆著什麼木材,砂石抑或是金屬等諸多材料,各種的工具與器物也隨處可見。
牆角那邊幾個水池子,以及鐵鼎之類的物事,林昭瞧了一眼,大概像是溼法鍊銅的裝置。早在杭州的時候,沈括與林昭便弄出了溼法鍊銅的門道,皇帝趙頊大喜,立即在全國,尤其是南方地區開始推廣,旨在提高大宋朝的銅產量。
只是最初的時候經驗不足,工藝也不十分完善,效果沒有想象的好。沈括得知之後,便一直再接再厲,研究溼法鍊銅的工藝,儘可能地提高銅產量。即便是到了延州為官,也不忘記這些事情。
延州知州、通判、甚至是宣撫使韓絳得知情況之後也不以為意,只要沈括不耽誤政事、軍務,不犯什麼錯誤,做點其他事情都不打緊。畢竟沈先生的研究對大宋朝是有好處的,連皇**嘉獎了,故而還是儘量給予方便。
沈括也不負所望,投桃報李,前段時間在延州發現“石油”,開採配發到各州縣,在對西夏作戰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林昭一路走過來,觀察著各種東西,心想著科學家就是科學家。若非沈括有鑽研精神,親自探索,如何能寫出《夢溪筆談》那樣的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