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八二章 欲與同行,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謝將軍相助之恩,否則今曰後果不堪設想……大恩大德,東林感激不盡!”商隊的少東主李東林身上有幾處傷口,並不十分嚴重,簡單的包紮之後前來向恩人致謝。也算得上是感恩戴德,態度十分謙遜客氣。

“李東主不必客氣,緝拿匪徒本身就是官軍職責,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也是應該的……今曰也算是恰巧被我等遇上了!”林昭笑了笑,上下打量這位特別的少東主。

年歲不大,二十多歲的樣子,看起來很文秀,卻使得一手好劍法,有些意思。熙州商人?

林昭看著面前相貌清秀,還有幾分儒雅氣息的李東林,不由微微搖頭。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商人啊,身上根本沒有那種世俗的銅臭味,反倒更像是個飽讀詩書的書生,抑或者是一位飄逸靈動的遊俠兒。

他真的只是個商人嗎?林昭有些好奇,難免有些疑惑。

李東林也是個觀察敏銳之人,似乎察覺到了林昭的疑惑之處,當即道:“將軍莫要誤會,在下本是秀才出身,本意在科舉之途上有所斬獲,奈何家家門不幸……”

原來李家乃是熙州一代小有名氣的富商,主要往來於吐蕃販賣皮毛、藥材、珠寶,以及西域特有物產。因為經營有方,李家人也很勤奮,獲益不少,多年下來積累了不少財富,在當地也算是一號人物。

古代社會有個特點,天下四行,士農工商,商人是排在最末位的。李家雖然有錢,但地位卻不怎麼高,尤其是富裕了以後,依舊不被傳統的“名門望族”看得起,這個問題也就變得越發的尖銳了。

後來也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從商難免要和官府打交道,尤其是在西北這等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很多時候都有受到盤剝和阻礙。這也使得,李家很希望官府之中能有一個自己人,為家族生意保駕護航。

於是乎,出於各方面的考慮,李家老東主就希望後輩之中可以出一個讀書人,一個做官的人來提升家族的影響和威望,以及為李家未來的發展保駕護航。

當時李東主的長子已經十六七歲,錯過了讀書的好時候,倒是在經商方面頗有潛力,同時也是自己的左右手,根本離不開。

倒是次子李東林,當時才年方五歲,正是開蒙入學的好時候。於是乎李東主便特意為兒子請來西席,教授兒子識文斷字。

也許和從小的培養有關係,李東林也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十幾歲上就考中了秀才。如果按照這個節奏一致發展下去,也許有一天,李東林考中舉人,甚至高中進士都是有可能的。

可人生之中總是有許多的意外,就在李東林讀書的這些年,西北一帶的盜匪越發的猖狂,成為商隊最大的威脅。李家的生意也多少受到一些影響,不過李老東主不想因為些許事情影響兒子,故而一直不曾告知。直到有一天,一件不幸的事情降臨李家,李東林的大哥在一次運送貨物的途中**匪殺害,官府卻無能為力。

李東林知道之後,心理受到一些影響,認為讀書做官無用。要想保護家人,對付盜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習武健身。於是乎便棄文從武,拜名師學習劍術。他本身就天資聰穎,加之比較用心,幾年下來也算是學有所成。

李老東主雖然不大滿意,可是長子去世,自己也年事已高,是需要次子頂門立戶,接掌家族生意的,無奈之下也只得同意。

自打李東林十幾歲接掌生意,到而今也有七八年了,將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條。本來已經破敗的李家也因此在此煥發生機,不想卻引起了居心叵測之徒的惦記。

這一次李東林在吐蕃買到了寶物,不想卻因此被人惦記,遭遇盜匪襲擊。若非林昭率領官兵正好從此經過,後果卻是不堪設想……

原來是這樣!這麼說的話,一切都順理成章,心裡甚至還些許小佩服李東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