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七四章 最佳人選,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頊尚未高興多久,兩則重磅訊息傳來。.

第一,西夏方面釋放出有意和談的訊號;

第二,遼國大軍調動,正在幽州附近演習艹練,其皇太子耶律浚,趙王耶律乙辛親自率軍主持。

看似平淡無奇的訊息,可背後去隱藏著諸多牽連,實際上卻是在平靜的湖水裡扔下了重磅炸彈,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巨大波瀾。

朝堂之上,有大臣道:“西夏有意和談乃是好事,此番我們在大順城大獲全勝,更俘虜西夏國相梁乙埋,不管是氣勢和籌碼上都佔據上風,可以據理力爭,和西夏好好談一談。”

大宋朝堂上一直有股恐夏之風,只要不是關乎到重大原則姓問題的事情,是絕對不願意輕易和西夏開戰的。此番出戰若非宰相王安石和曾公亮一同主張,怕是主和臣子不在少數,反對之聲也會居高不下。

而今戰事的結果比較理想,故而這些官員們都抱著見好就收的心態,有這樣的成效已經不錯了,一定要珍惜。萬一惹急了西夏,拼了魚死網破可就不好了。大順城雖然勝利,可是府州折家軍卻在靜州戰敗了,說明戰事並非全面有利,還是很有風險的。再拼下去也不見得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說不定還會有危險,見好就收最好不過。

和最初一樣,主和派中有許多的新黨人士。戰爭的持續必然會影響到變法的推行,而今方方面的影響已經顯示出來,繼續拖延對變法無益。會影響到他們的地位,影響到他們的切身利益。而今戰事還算順利,好不容易有個機會,有個契機可以早些停戰,那自然是倍加珍惜,故而停戰和談的呼聲很高。

當然了,也有許多理智的大臣,他們都看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遼國在幽州附近的演習,說是演習,可畢竟是調動了大隊的兵馬,甚至還包括了他們最為精銳的皮室軍,有皇太子和遼主第一寵臣耶律乙辛指揮。

這些資訊足矣說明遼軍不可忽視,在遼國境內是演習,可是要踏過了邊境線,那可就是入侵了。這些年來,遼國可一直都有進攻宋朝之心,從未間斷,宋朝的防備更是從來不曾鬆懈。

西夏對宋朝而言是心腹之患,牽涉甚多,很麻煩,但實際上造成的直接傷害並不是特別大。縱然這些年縱橫西北,也不過搶掠一番罷了,想要佔據土地談何容易?威脅的只是陝西路,對汴京一帶的中原之地影響並不是很大。

遼國就不一樣了,他們是不動則已,一旦出動可就是致命威脅。稍有不慎,大宋朝就可能遭遇亡國為危險,至少是天下動盪。

失去了燕雲十六州,整個河北之地無險可守,遼國騎兵只要突破了邊防線,就會長驅直入。當年的澶淵之恥時間並不是很長,依舊讓人心有餘悸。宋朝君臣可不希望遼國再入侵到黃河沿岸,隔河威脅汴京。以至於天子無顏,山河動盪,甚至再鬧出遷都的笑話來。

後世人說宋朝積貧積弱,確實如此!尤其是在對外關係這塊,一直很弱勢。

恐夏是一方面,不過他們可能更加恐懼遼國,如果兩者一起來,後果將會更加嚴重。

如今宋軍正在西北和西夏開戰,若是這個時候,東線再與遼國發生衝突,後果不堪設想。先不說是否能應對,至少會讓宋朝風雨飄搖,動盪不安。這是宋朝君臣都不希望看到的,至少現在是這樣。即便是有恢復漢唐舊境雄偉志向的王相公也很清楚,眼下時機未到,必須要忍耐。

當然了,也有人認為有反對意見,樞密院的一位官員便上奏道:“遼國在幽州只是演習艹練,並無意南下。即便是那些皮室軍,據說也只是他們太子耶律浚的扈從,並非為了開戰……再者,遼國前兩年剛經歷了蕭胡睹之亂,內部不平靜,恐怕也不敢輕易對外用兵。

難得我軍在西北有所突破,正是乘勝追擊,好好教訓西夏的時候,如此大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