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四一章 黃河沒救了?,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垂拱殿裡的趙頊猛地打個噴嚏,似乎有些著涼了。他呆呆瞅著外面陰沉的天,淅淅瀝瀝的雨水,輕輕搖頭。

才七月間,雖說已經入秋,正常情況下斷然不會這樣陰冷,如今這個情況全都是拜陰雨所賜。

雨水幾乎不間斷地已經下了一個月了,如果只是一個地方下雨也倒罷了。然而他接到的奏報,陝西路、河東路、河北路、京東路全都在降雨,這些地方乃是黃河流經的主幹道。渭水,汾水和洛水等主要支流水量都大大增加,彙集在黃河干流之中更是濁浪排空,浩浩湯湯,形成了洪峰。

這樣的天氣無疑是在考驗黃河,考驗大堤的承受能力,也在考驗著大宋朝。一旦黃河決堤,抑或者是再出現改道的狀況,對大宋朝而言是巨大的災難。

司天監來報秋季有雨的時候,趙頊很鬱悶,他多麼希望司天監的奏報是錯誤的,可惜事與願違,偏生就這樣的準確。

黃河水患讓趙頊煩惱不已,直到此時他才發現做個皇帝比想象的要困難,尤其是做個有作為的好皇帝,更加的困難。

登基已經四年了,可是有什麼作為呢?讓王安石主持的變法,雖說取得了一定成效,賬目上的財政收入在不斷增加。可是百官卻多有反對,民間的反響似乎也不是很好。雖說這很有可能只是最初的陣痛,撐過去就好了(一廂情願的認為)。可是也不知道為什麼,他發現自己竟然有些力不從心,隱約覺得前景不是那麼好。

一時間,趙頊有些的彷徨。大宋王朝看似錦繡繁華,可是內裡已經有很多的弊病了。除了太祖、太宗勵精圖治,開疆拓土之外,其他的幾代先王似乎都在坐吃山空。仁宗皇帝統治的數十年裡,雖說是繁華盛世,太平年間,可其中積累下的弊政也是最多的。

而今到了自己手中才正式開始爆發,他想要解決,想要一改如此狀況,中興大宋。可是……唉!

可是老天爺似乎不怎麼幫忙,光是這條黃河都讓他夠嗆。因為擔憂黃河決口,內政不穩,即便是西北戰事取得了重大勝利的前提下,依舊向西夏妥協了。

他也不想這樣,卻不得不這般軟弱,當真是苦惱。復國強兵,這是趙頊的願望,可惜一直進行的不是很順利,難不成是老天有意為難我嗎?

為今之計,趙頊唯一的期望便是黃河不要再出問題,最好是平穩過渡。

可很多事總是天不遂人願!

熙寧四年七月二十一,黃河滑州河段出現漫壩情況,大堤一度出現坍塌,幾欲決口。訊息傳來,滿朝文武大為著急。滑州距離汴京的距離並不是很遠,一旦滑州南岸決堤,洪水將會直接影響汴京。

即便是汴京城得以保全,但是幾條重要的運河必然會因此大受影響,河北路出問題的情況下,漕運就是大宋的命脈,斷然不能有絲毫問題。

皇帝趙頊因此而下了嚴旨,務必保護好滑州河堤。工部為此動用了上萬民夫,甚至還出動了禁軍前去防護,最終是有驚無險。

可是畢竟陰雨連綿,黃河水位居高不下,始終得不到緩解。泥土河堤長時間受到浸泡,越發的變得鬆軟,也越來越脆弱,根本支撐不了許久。

北宋黃河決口多發生在河北路,畢竟那邊的地勢更低一些,水往低處流乃是天姓使然。因為決口次數多了,加之是新近改道,河北路的黃河河堤並不牢固,維護自然也跟不上,也就更不容易發生決口。

滑州的危急剛剛過去三天,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今年黃河決堤似乎是必然的,危機不可避免。

七月二十三,大名府附近黃河大堤決口。

皇帝趙頊聽聞訊息,大驚失色。河北數千之地,任何地方決口都好過在大名府,可偏偏就是如此,當真讓人無可奈何,因為發生在大名府的決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