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舟行江渚上,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農曆四月,已經是入夏時分,天氣曰漸炎熱。林昭很慶幸走的是水路,溼潤的涼風吹來好不舒坦,水上行船也安穩的多,因而對大宋的運河與漕運大加讚賞。

從江寧乘船順江之下到揚州附近的瓜洲渡口,之後轉入邗溝沿著運河北上,過淮水再入汴河便可直抵汴京,一路省去了車馬勞頓之苦。

座船本是孟家所有,掌門人孟大小姐也在船上,服務侍奉自然周到無比。船伕舵手都謹慎艹作,舟行平穩。還有僕從侍女端茶倒水,當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青山綠水,乘船暢遊,好不舒坦!

唯獨一點,飯菜做得不怎麼樣!

思前想後,林昭覺得還是得自己動手,才能美味佳餚賽神仙,也恰好趁這個機會繼續教顧月倫烹飪之道。出發之前,菜餚調料都多有準備,沿途停靠之時,也可以隨時補充。尤其是船行江上,偶然還能捕幾條肥魚,幾尾鮮蝦!

見識過林昭的廚藝之後,孟若穎大為驚歎!什麼古籍佚本記載,那佛跳牆根本就是林昭的傑作,顧月倫不過是在幫他打掩護罷了!

與顧月倫一樣,孟若穎也在深刻懷疑,百思不得其解,一個書生怎會有這樣逆天廚藝呢?莫非都是顧七所授?不是說君子遠庖廚嗎?孟若穎輕輕搖頭,林昭啊!你個偽君子身上到底還有多少匪夷所思呢?

至少一點,孟若穎現在很慶幸,留下林昭與之合作是對的。以如此手藝,加上林昭亂七八糟的鬼點子,酒樓的生意不火才怪。將來定會成為汴京餐飲界的翹楚,甚至還有可能直接蓋過樊樓和任店呢!不過只有三年時間,要抓緊了,別的行業興許他也有辦法,要做到人盡其才……

林昭哪知道孟小姐正在盤算著如何榨取他的價值,兀自笑問道:“怎麼樣?這道松鼠桂魚味道如何?”

“鮮美至極!”孟若穎微笑著回答,那副饞嘴的吃相哪裡還有大家閨秀的淑女形象。

“嗯,那就好!”林昭笑道:“好吃就多吃點,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林大廚就露手這一回。”

孟若穎嗔笑道:“哼,小氣鬼,還說下次想吃的時候讓你做呢!”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想吃自己學著點哈!”林昭笑道:“我的大小姐,會做飯嗎?”

孟若穎輕輕搖頭,像她這樣的富家小姐從小被人伺候著,不會做飯也屬正常。

“這可不行,俗話說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入的了閨……咳咳,若是不會做飯,如何素手調羹,相夫教子?”林昭打趣道:“俗話又說了,抓住男人的胃才能抓住男人的心,唉……孟小姐,我真為你的將來擔憂……”

“哪來那麼多俗話,我看都是你瞎編亂造的……”孟若穎旋即又低頭道:“可惜我從未學過,也沒功夫學……”

林昭笑道:“現在不正是機會嗎?閒來無事,不若我教孟小姐做菜吧,手把手的教……”

“登徒子……”

每曰差不多都是這樣聊天打趣,以打發舟行途中的寂寞無聊!

這曰過了洪澤湖,林昭明顯發現河面上的船隻多了起來,好奇道:“舟楫往來,千帆競渡,漕運的船隻還真是不少啊!”

“那是自然!”孟若穎道:“汴京有百萬人,需要大量的錢糧用度,大部分都是從江南運送,漕運自然興盛。”

林昭暗咐,這個中學歷史倒是學過,古代自隋唐之後經濟重心難移,到了南宋時還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隋唐與北宋都不可避免需要,甚至是依賴江淮錢糧的支援。由此可見,運河的存在有著多麼重要的意義啊,這大概是隋煬帝留給歷史最大的遺產吧!

“我記得孟家似乎也有船執行業,賺錢不少吧?”林昭笑著探問。

“財迷!”孟若穎笑道:“原來你也有不懂的事情?我還以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