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頁
興昭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8頁,我成了開國皇帝的獨女,興昭五,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我」李御史不想回答,臉上一陣羞紅,然而面對明鑑的目光,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非讓他給出一個答案不可,李御史顫顫地開口。
「怎麼?無話可說了?」明鑑聽他我了半天,就是我不出話來,一向不懂得見好就收的人,再接再厲地追問。
李御史臉都黑透了,明鑑冷哼一聲,朝蕭諶道:「陛下,御史雖有聞風而湊之權,然也該適當瞭解事情的真實性,不宜聽風就是雨,只憑旁人叫喚的幾句不公平,竟然就相信大昌偏袒於人。」
從李御史的反應不難看出,比起許多人對蕭諶的封賞表示不滿,倒不如說是這自古以往的人都習慣,不管真相如何,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便拿出來說,碰上真正的大事,卻無人提起。
蕭諶好些日子不見明鑑了,比起他來,蕭諶定是更喜歡崔攸的,畢竟小郎君長得好,話說得也中聽。但從今天開始,蕭諶得說,明鑑說話亦是極中聽的,他要改變看臉的習慣!
「諸位之意?」當皇帝的人,總是不好太過表現他的喜怒,哪怕他心裡早同意此事了,卻不能太過直接地拍定此事。為帝王者,權勢太大,大得最忌諱獨斷專行,偏聽偏信。
兼聽則明,偏信則晦。蕭諶時時刻刻都要牢記這一點。
「臣以為御史之則在於監察百官,聞風而奏,自來如此。但一如中書令所指,御史可聞風,卻不可不細探其中細節,切莫參錯人。」水貨也得發表意見,雖然這意見聽來跟明鑑一樣。
只是沒有想到,蕭寧站出來表示反對道:「聞風而奏,是為寧可錯殺,不可放過。亦為讓天下官吏都畏於御史,凡事當謹言慎行,兒臣以為,不必改。畢竟參報之後,再行查查,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很明顯,李御史是個日常挑蕭寧毛病的人,換作是誰,都不會認為蕭寧會幫他說話的。
可是,就是他們認為絕不可能的事,真實地發生了。
李御史這個當事人,從前明鑑不在的時候,就數蕭寧懟得他最是歡實,不想今日有人幫著蕭寧說話,蕭寧竟然反過來幫他們說話?
這詫異的一幕,讓在場的人都用驚嘆的眼神望向蕭寧。
姚聖亦是驚愣了半響,可隨後又悟了。心下對蕭寧好感又添了幾分。
人啊,有幾個能做到蕭寧這個地步。
凡事不思如何利己,只思如何利於家國天下。大昌有此公主,何其難得。
蕭諶細細想了想,也覺得不管李御史處處想揪蕭寧的錯有多叫人氣惱,但這樣的人盯著蕭寧,何嘗不是在無聲地提醒蕭寧,凡事定要三思而行,處處慎重,不該做的事不能做,不該說的話也不能話。
額,在一定程度上,確實算是約束了蕭寧,讓蕭寧務必做到謹言慎行。
「御史之制,一切比照從前。」蕭諶還是站在蕭寧這一邊的,既然蕭寧並不認為這事需要改的,那就還是跟從前一樣。
「李御史,朕希望你不要只盯著女子之事,天下之間,比起女子是否適合出仕為官,又或是可為侯,百姓是否果腹,是否有安居之所,更重要。」蕭諶雖然認同蕭寧勸說,可李御史做下的事,實在是讓人心裡升不起半點的好感。
話得提醒一番,不想讓人拿他跟李丞相相提並論,道他處處不如李丞相,他倒是爭氣著些,想方設法地做出利國利民之事。
這麼直接點名,落在旁人的耳朵裡,就連李御史自己都懵了!
不用想都知道,這若不是實不滿之極於李御史的所作所為,又怎麼會直接的點名?
「臣領命。」臉都快丟盡了,這個時候能怎麼辦?虛心接受教育,改正吧。
皇帝都張口了,他要是再想跟蕭諶扛上,蕭諶說錯了嗎?
也不想想他這一天天在朝廷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