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頁
興昭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9頁,我成了開國皇帝的獨女,興昭五,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伋這個時候流露出了得意的神色,「你怎麼知我沒有證據。若是我沒有證據,憑我一個白身,你覺得誰會把我放在眼裡,多看我一眼?」
然而崔攸一臉不屑,「就憑你現在嘴裡吐露的幾句話?」
喊著有證據的人,任他說得再怎麼漂亮又如何,崔攸一個字都不信。
「想套我的話,崔攸,我不蠢。可是,我倒要看看,你們知道那麼多朝廷命官的醜事,究竟能如何?」崔伋並不蠢,只是事到如今,他無法坐看旁人的好戲,總要攪動天下,最好能讓整個大昌為之變得天翻地覆!
「我已經說過了,很多事不會只憑你一兩個字說出口的話,就能讓人相信你,你還沒有這個份量。」崔攸顯然是每說一句話,吐一個字,都不忘打擊崔伋,想把人踩進泥裡,任他再怎麼掙扎都不可能起來。
崔伋面目猙獰,他不服崔攸,不服,但亦奈何不得他。
可是,他總是能讓大昌因他而抖三抖!這些人,每一個,每一個都應該為輕視他付出代價,包括蕭諶和蕭寧。
崔伋此後供出不少人,比如誰助他散播謠言;比如他的信是如何送到遠在邊境的忠國公寧琦手中;再比如,誰安排的人將莫憂之死的具體情況送到莫家人手中;再比如蕭寧身邊有沒有他的人為他通風報信。
一件一件事自崔伋的口中而出,崔伋更是披露他手中所有的證據,那些道貌岸然的人,每一個人都有他們見不得光的事,這些醜事就是崔伋威脅他們的把柄。
否則一個小小的崔伋,如何能讓那麼多人為他所用。
崔伋亦懂得一個道理,擒賊先擒王,他最想對付的人是蕭寧,可惜沒能從蕭寧處查到半分可以威脅蕭寧的東西。隨後,崔伋針對的是政事堂諸公,六部尚書。
誠如崔伋所說,不是每一個人都清清白白,尤其崔伋哪怕捉不到把柄,也會用他的手段,想方設法引人犯錯。
只有捉賊的人,斷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政事堂中,水貨和鐵全因家中子女之故,亦受崔伋威脅,兩人雖不曾如崔伋所願,但顧忌家人,沒有在第一時間將崔伋之事上報朝廷。事發後,兩人羞愧不矣,是以,請辭去中書令、侍中之位。
蕭諶對這兩位更多作為擺設的宰相,好在他們保住晚節,縱然沒有及時上報,卻也不曾助桀為虐。且他們最後自覺將自己隱瞞一事告罪再三,也不必太過苛責。
然而這兩位也明白,他們在人才輩出的大昌朝,這樣佔著宰相的位置,其實多有不妥。
很多時候他們跟不上蕭諶和蕭寧的想法,既如此,何必再執著於上,消耗完蕭諶和蕭寧對他們的好感。
此時退,他們退得乾脆利落,不必憂心將來真正與蕭諶撕破臉,什麼都沒有。
蕭諶其實這心裡吧,也是有想法的,只是不希望眼前的人退得太那不體面。
現在對方竟然真想退,罷了罷,只對外道他們年事已高,如此退之,對他們被崔伋威脅一事,絕口不提。
「陛下,其餘人?」
第191章 朕絕不姑息
崔伋所供之人,有證據與崔伋同流合汙,狼狽為奸者不少,有一些素日裝得謙謙君子,卻是品行不端者,是不是都要徹查到底?
就這事,就算兩位丞相不幹了,接下來大昌還得繼續,查實之事要不要處置,確實應該好好地想想。
「若查實其罪,一律按律處置。至於品行不端者,若是不忠不孝,不廉不仁者,一律不用。」蕭諶從來不是一個粉飾太平的人,也不願意為了所謂的法不責眾,最終把大昌朝弄得一個烏煙瘴氣。
大昌才剛剛開始,當為天下,為後代君王豎立典範。
「查,不冤枉一人,也不可放過一人。朕須得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