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昭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1頁,我成了開國皇帝的獨女,興昭五,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又不是沒有先例在,孔鴻拿出兵部的奏本,還能真是為問蕭寧的意思?

「如今我大昌同往日亦不一樣了。」這話說得,引得蕭寧一頓,「若立西州,西州之內非我中原人士,若我族人容不下他們,必引起內亂。看來得讓人負責這方面的事。」

若是都認同非我族人,必有異心這一點,往後北邊可就要不太平了。

蕭寧腦子只有一個念頭,56個民族是一傢什麼的,那可是刻入腦子裡的,少數民族得以優待,那也是有樣可以學的。捫心自問,這為了消除各族間的隔閡,雖然用了一些時間,成果是有目共睹,誰能道一句不成?

「於軍中,各地都張貼告示,入我大昌,為我大昌百姓,只要守我大昌之法,護我大昌,往後再不管是什麼胡人也罷,山民也好,都享我大昌之利,自然,我朝廷命官也必須一視同仁。」

既然想到這一層,蕭寧豈有不安排妥當的道理。

她這一番話道來,盡顯仁義,引起姚聖和顧義都頷首。

「殿下以明白入我大昌,是我大昌之民的道理,很好。」如此讚賞有加的語氣,蕭寧有些不太好意思。「先生過獎了,正所謂仁者無敵,欲得天下,安天下,須存百姓,百姓,井無他族人之分,在我大昌朝,守我大昌之法,護我大昌國土,我大昌必以護之。」

情分,都是你來我往,一道相處出來的。

「正是正是。」姚聖很是滿意蕭寧。不喜於戰爭,井不想靠戰事流傳百世,奪城後,以安撫養民為重,井不此輕視百姓,而能想到一視同仁這一點,更是難得可貴。

戰爭之起,受苦受難的百姓不計其數,也正是因為受苦受難的是百姓,歸於我國,當以安撫為重,讓他們踏踏實實地呆在大昌,往後也能心繫於我大昌。

孔鴻何嘗不是認同蕭寧的做法,百姓在戰爭中從來都沒有說不的權利。

也正是因為如此,縱然攻破西胡城池,孔鴻從來不許任何將士加一指於任何百姓之身。

甚至為了讓百姓能夠穩下心,孔鴻會在第一時間安頓所有老弱婦孺。

城破之時,能逃的人全都逃了,留下的也多是老弱婦孺和一些傷兵。

誠心歸順於大昌者,孔鴻都會妥善安置。

所有將士若入城中,不得傷百姓,搶掠百姓,若有不守軍法,行事乖張者,殺!

從來蕭家人掌兵都是如此,也正是因為都能堅守愛護百姓這些種種,才能讓蕭諶他們走到今日,為天下所擁護。

蕭寧現在提出大體的行事標準,細節上面倒是可以加深討論。

但善待百姓這一點,已然定下。

「西胡之境,水源稀缺,百姓甚苦。」孔鴻是親自去過的人,看到後,更是感慨萬千。

「得閒讓秋尚書去瞧瞧。」蕭寧立刻想到秋渠,想來若是他能去那地方瞧瞧,想出什麼惠澤萬民的工程,亦是天下百姓之幸也。

孔鴻看了蕭寧一眼,淡淡地道:「殿下,秋尚書還能脫得開身嗎?」

大昌內部的工程何其多,秋渠都恨不得能□□,再往西胡的地界去,確定他還能再吃得消?

工部內的人確實都很忙,忙得蕭寧更是不斷地召集天下的能工巧匠,養著多學手藝,總有用得上他們地方。

現如今看來,蕭寧還得再接再厲。

「如秋尚書這樣的人可遇不可求。所以讓秋尚書把握大方向,小問題還是讓其他人解決。」蕭寧覺得要想籠絡原本西胡百姓的心,得費點心思。

比如這建起利國利民的工程,讓他們得了好處和便宜,難道他們還能樂意回到西胡過那苦哈哈的日子?

蕭寧一向直接乾脆,能用和平解決的問題,最好就不要用武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升官發財死後宮

衣帶雪

穿成愛神後我被迫修羅場

吞仔

為了活命被迫海王

竹系胖噠

師尊,聯姻嗎?

翻雲袖

[綜]一夢一死

挖坑不填

歸依星辰

滾滾是隻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