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章 056【心學初興】,夢迴大明春,王梓鈞,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科試沒啥好說的,在貴州這破地方,有志於明年鄉試的生員,基本上都能透過提學官組織的科試。
自成化十年以來,貴州的舉人名額一直為十九人。
全省應考人數頂多三四百,再加上路途遙遠且危險,能健健康康走進考場的,每屆大概三百人左右。如果再遇到山洪爆發什麼的,來往官道被堵塞,可能應考者還不足兩百人。
兩三百當中取十九人,貴州的中舉率相當之高,起碼是全國平均數的一倍以上!
如果王淵明年就參加鄉試,那他運氣更好,因為舉人名額又要增加。
託劉公公的福,明年的中榜和北榜地區,舉人名額都將大幅度提升。因為劉瑾自己是北方人,投效他的官員也多屬中、北榜進士,排除異己時又刻意打擊南榜進士,並有意拉攏不反對他的中、北榜進士。
多方面因素結合,劉公公做出一個瘋狂決定——
正德五年鄉試,陝西(劉瑾家鄉)舉人名額增加三十五人,從六十五直接提升到一百!山西名額增加二十五,河南和四川名額分別增加十五人、十人……貴州也跟著沾光,舉人名額增加二人。
劉公公很有手腕啊,他想把太監與文官之爭,轉化成南、北、中榜進士之爭,直接在文官集團內部搞利益分化。
於是就出現一個扯淡現象,李東陽明年幹翻劉瑾的時候,正好跟全國鄉試時間重合。等朝廷宣告新版名額作廢,大部分地區已經公佈成績,你還能剝奪那麼多新科舉人的功名?
更有趣的是,正德八年再次鄉試時,其他省份新增名額作廢,唯獨雲南和貴州保留下來,依舊沿用劉瑾規定的數額——很可能是雲貴叛亂太多,朝廷想要加強地區統治,而推行教化又屬於第一要務。
……
文明書院。
這個書院始建自元代,明初便已廢棄,永樂年間重建,到成化朝再度廢棄。
席書和毛科來到貴州之後,召來本地士紳搞眾籌,包括宋氏和安氏都有出錢,現在終於把文明書院重新建好。
可惜師資力量不足,在王陽明下山之前,只能請些老秀才當教諭。
王淵交了學費,便跟宋靈兒、劉耀祖一起進書院讀書,龍崗山諸生也全都住進書院。
飯堂。
王淵打了一碗飯回來坐下,問道:“宗魯兄,你們怎麼都不參加科試?”
陳文學笑道:“自從求學於先生門下,我等自知學問淺薄。若明年就去雲南應鄉試,來往路途要耽擱兩三個月,何不用這些時間追隨先生左右?”
好嘛,陳文學、湯冔、葉梧等人,為了留在王陽明身邊求學,連明年的鄉試都不參加了,所以今年的科試也懶得去考。
王淵說:“前幾天科試,我發現好多陌生面孔,去年考試怎麼沒見過他們?”
越榛解釋道:“這些生員,大部分屬於官宦子弟,他們的父親在外省做官,全家都搬出去了。雖為貴州籍學子,其實從小就在異地進學。只有參加科試,他們才會回貴州,拿到應試資格之後便去雲南應考。”
“原來如此。”王淵恍然大悟。
葉梧無奈搖頭:“每次鄉試,貴州的舉人名額,都被這些官宦子弟佔去大半。畢竟他們讀書的地方,比貴州要文風興盛得多,土生土長的本地生員怎麼考得過?”
越榛和詹惠都不說話,因為他們兩家,歷代就出了不少大官。
這次返鄉參加科試的異地生員,越、詹兩家就有五六個,全都是他們的親族兄弟。不出意外,明年中舉的貴州生員,至少有兩三個是這兩家的子弟。
對於本地士子而言,確實不太公平,但人家是嚴格遵守朝廷法度啊。
就拿王陽明來說,從小在北京求學,跟父親王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