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1頁,唐寅在異界(下),六道,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蔡圭再次躬身道謝,這才在唐寅對面的石凳上坐下來。說是坐,實際上也只是身體下半部粘個邊而已,坐下來還沒有站著舒服呢!
他首先開口問道:「微臣聽說有人向大王進諫遷都一事。」
唐寅樂了,笑問道:「怎麼?蔡大人也是來勸本王不可遷都,並要殺掉進諫之人?」
一聽唐寅字裡行間的意思,蔡圭就已猜出他的心意,這倒和他的判斷相吻合。他急忙搖手說道:「不、不、不!微臣絕無此意。」
唐寅找了那麼多的大臣談論遷都之事,訊息早已在群臣當中傳開了,蔡圭聽說了此事不足為奇。
他有特意去探過被唐寅召見的眾臣口風,得到的回覆一致,群臣都是持反對態度,而且也當著大王的面說出自己的想法。透過這一點,蔡圭就已基本斷定大王其實是支援遷都的。
如果大王也反對遷都的話,根本不用勞師動眾地去召見那麼多的大臣,只要召見一兩位重臣即可,正因為大王實際上是支援遷都之事,沒有得到眾臣滿意的答覆,所以才要一直召見下去,希望能聽到志同道合的聲音。
如果說在揣摩人心上宗元有過人之處,那麼蔡圭無疑是更勝一籌。他敏銳地意識到自己表現的機會來了,所以才入夜前往王府,求見唐寅。
「恰恰相反,微臣覺得遷都才是順應發展的強國之路。」蔡圭一本正經地說道。
「哦?」唐寅眼睛一亮,真是難得啊,聽了一整天的反對意見,終於算是聽到贊成的聲音了,只可惜,蔡圭是寧人,而在風國朝堂之上,風人才是主體。
唐寅不動聲色,若無其事地讓阿四去準備兩杯茶,然後才狀似隨意地問道:「說說看,你為何認為遷都一事可行。」
「鹽城偏於東北,若是以前,倒也沒什麼不妥之處,但現在我國的領地增加已近三倍,在西部和南部都有大片的領地,現在,鹽城的位置就顯得太偏僻,也太不方便了,把都城向西南一帶轉移,更利於朝廷就近控制寧地和莫地,也更利於我國局勢的穩定,只要我國內部不亂,即便有再強大的外敵出現,也打不倒我國。」蔡圭面露正色地分析道。
唐寅邊聽邊點頭,蔡圭這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也說中了他的心思。等蔡圭講完,唐寅忍不住幽幽輕嘆口氣,說道:「蔡大人所言有理,只是,有很多的大臣們卻不這樣想啊!」
蔡圭撲哧一聲笑了,問道:「大王,反對遷都之人應該都是風人吧?」
「沒錯。」
「其實這很好理解,風人對鹽城的感情太深了,微臣敢保證,在絕大多數風人的心裡,我國的國脈就在鹽城,一旦選擇遷都,就是破損國脈,自損國運,何況,很多大臣的家當都在鹽城,一旦遷都,無疑如傾家蕩產,所以,無論於公於私,群臣反對亦屬必然。」蔡圭冷靜地分析道。
「是啊,在很多大臣眼中,鹽城就如同是塊難以割捨的心頭肉」唐寅由衷感嘆,隨即,他又挑起眉毛,上下打量著蔡圭。唐寅可不是傻瓜,蔡圭能深夜前來,又在自己面前說出這麼一番話,絕不可能是毫無意義的。
他注視了蔡圭一會,笑問道:「蔡大人可是已有促成遷都之策?」
蔡圭淡然而笑,反問道:「大王以為,遷都最大的阻力是什麼?」
唐寅眼珠連轉,認真想了想,說道:「是人們相信鹽城是我大風的國脈所在。」
蔡圭大點其頭,說道:「大王英明。我國的國脈、國運都繫於鹽城,這是反對遷都最冠冕堂皇的理由,至於家產一事,那畢竟是個人的私事,不能拿出來當作反對遷都的藉口。」頓了一下,他又低聲說道:「如果說,再繼續把都城定在鹽城,就如同是自損國脈、自損國運,那麼,遷都一事將成必然。」
哦?唐寅沒有完全理解蔡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