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兩二鍋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九章 共渡難關,開局落草土匪窩,壹兩二鍋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仍然還在看著暴雨的百姓,已經變得沉默了,他們此時已經不再擔心山下的房屋和莊稼,因為這樣大的暴雨和山洪,再加上山體滑坡造成的泥石流,村子基本上已經毀掉了。

在絕大多數百姓的心裡,此時,更多的是慶幸,慶幸自己撿了一條命。莊稼沒了房屋沒了,只要人還在總是能夠想出辦法的。

這個時候,幾乎所有人對飛鷹會土匪的恨,不知在什麼時候已經消失了,同時升起的除了慶幸,隱隱中還有感激,如果不是這些土匪將大家逼上了山,好多人此時已經沒有命了。

“各位父老鄉親,我是山寨的大當家葉鷹。”

那年輕人的一句話,頓時讓在場的許多百姓驚得合不攏嘴,這個看著有些文質彬彬的年輕人,居然是這山寨的土匪頭子。

但是葉鷹卻沒管老百姓們,心裡只是想著什麼,他接著向眾人說道。

“各位,我們山寨將大家逼上山,其實也是萬不得已的,我們軍師懂天文知地理,早已算出有這一場百年難遇的暴雨,沒有辦法說服每一個人上山避險,所以才出此下策。”聲音是葉鷹用內力送出來的,所以在場雖然有幾千人,倒也能夠聽得清楚。

其實,好些百姓此時已明白飛鷹會的目的,現在得到葉鷹的親口證實,他們徹底鬆了一口氣。

“現在大家就可以下山了,你們帶來的糧食和財物還有你們的老婆孩子,我飛鷹會通通不要,大家各自下山去重建家園吧!”葉鷹接下來的話,出乎在場所有百姓的意料,居然就這樣可以離開了。

飛鷹會的土匪們並沒給這些百姓太多的考慮時間,他們早想送這些人下山了,幾千人在這山上,就算是每天給他們一頓的糧食,也不是一筆小的消耗。

就這樣,這幾十個村落的老百姓,在飛鷹會山上住了兩夜,又在土匪們的帶領下,分別返回了自己的家園。

這場暴雨十分罕見,對伏虎山下的這些村落破壞極大,幾乎所有的房屋都被洪水沖垮,莊稼全部被浸泡一番,能夠收到的糧食只有極少的一部分了。

不過幸好,大家被飛鷹會用這奇特的辦法逼上了山,除了一些躲在村子裡沒被土匪發現,稀裡糊塗丟了性命的村民,絕大多數人都保住了性命。

就這麼兩天的時間,大家對飛鷹會這個土匪山寨,由痛恨和怒罵變成了感激,感激他們救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玉河、黑山和草坪三縣遭遇了百年難見的洪災,甚至有些村落被泥石流全部吞沒,這一情況,讓後知後覺得三縣官員們徹底忙碌起來。

可是他們忙碌的,並不是幫助老百姓重建家園共渡難關,而是第一時間向朝廷送出加急文書,請求朝廷撥出銀兩和糧食賑災。這種事情對大寧絕大多數官員而言,這並不是災難,而是機遇。

這種事情在大寧有許多先例,遭遇自然災害的地方,老百姓家破人亡,餓殍遍野,當官的卻靠著吞沒朝廷的賑災銀兩和糧食,賺得盆滿缽滿。

玉河、黑山、草坪三縣的官員幾乎商量好了似的,他們大張旗鼓地在縣城外搭起了幾間賑災的棚子,準備了幾口大鍋,然後來的百姓們,每人舀上一勺連米湯都算不上的粥。就這個,也就只有一兩成百姓能夠領得到。

對於這場災難,三縣的老百姓沒有任何心理準備,除了飛鷹會附近幾十個村子之外。其餘村莊的老百姓都損失慘重,現在不僅是淹死了很多人,更關鍵是活著的人沒有了吃的。

三個縣的幾家糧商,就像商量好了似的,糧價突然有了大幅度的上調,原來能夠買一升糧食的銅錢,現在居然連半升都買不到了。

剝樹皮、挖野菜,甚至是吃泥土,百姓們想盡辦法找東西果腹。到後來,有些人乾脆將餓死的家人也煮來吃了,甚至還發生了易子而食的現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落草土匪窩

壹兩二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