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兩二鍋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章 黃雀在後,開局落草土匪窩,壹兩二鍋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家承受不了的。
而縣令聽說這件事情之後,雖然痛恨這些土匪可惡和王達啟的無能,但這件事情畢竟涉及著私賑災糧食,所以也不敢大肆聲張。
而今,玉河縣一帶的土匪太過猖獗,光靠縣衙的差役和縣兵,已經無法剿滅他們了。無奈之下,縣令也只好向朝廷報告,說是土匪搶了賑災銀兩和糧食,希望朝廷派兵剿匪。
玉河縣令這樣的決定,是諸葛英早就預料到的。不過飛鷹會現在沒有管這件事情,按照大寧朝廷的辦事效率,等協調完一切,再派兵來到這裡,已經是好幾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葉鷹和飛鷹會眾頭領現在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這些從王家秘密莊園搶得的糧食,山寨只會留下一小部分,其餘的都要送給快要餓死的百姓們。
不過,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訊息還是在百姓中傳開了,聽說朝廷用來賑災的糧食被土匪搶走了,百姓們的第一反應居然不是對土匪的痛恨,而是咒罵官府有這麼多糧食,居然不願意拿出來給老百姓吃。
接下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徹底證實了這件事情,也讓玉河縣的老百姓再一次感覺到,土匪比官府有人情味多了。
玉河縣的各村落,近日來,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百姓們一覺醒來,居然發現自己家門口多了一個一袋糧食,有些糧袋上甚至還有“大寧賑災”的字樣,經過最初的茫然之後,百姓們很快反應過來,這是土匪在給他們發糧。
訊息傳開之後,縣內幾乎每一個村落的百姓一到天黑便關上門,即使外面有什麼動靜也不出來張望,他們都期待著有土匪給自己放糧。
不過,絕大多數村落的百姓都沒有失望,他們家的門口都被偷偷放了糧食。這些放糧食的土匪似乎對每家每戶的情況十分清楚,家裡人口多的困難一些的糧食就多一些。
就這樣,玉河縣的百姓們不僅有了糧食度過災荒,甚至還可以儲存一點下來,作為重新播種的糧種。
有土匪給百姓散發糧食,這訊息很快在玉河縣境內傳開了,縣令聽到此事之後暴跳如雷,立即派現兵和差役到各村,要求百姓上交這批糧食,不然的話以通匪論處。
百姓們好不容易得到可以保命的糧食,現在要求被交出來,他們當然不肯,於是衝突便發生了,好些村落的百姓為了保護糧食被差役抓走,有的人甚至在衝突中送了性命。
這種事情在玉河縣好些村落中發生,朝廷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迅速低落,在好多老百姓的心中,土匪和官兵的形象完全換了個位置。
到最後,一些大的村落甚至組織起來,村民們成立了護糧隊,官兵一旦來到村落附近,百姓們要麼帶著糧食嚐盡山中,躲避官兵的搜捕。要麼乾脆持械和官兵對抗,誓死保衛他們救命的糧食。
甚至還有一些激進的村落,直接派出代表到了伏虎山,希望飛鷹會的一匪出面,幫助他們保護糧食。飛鷹會的匪眾當然樂得其成,也派出人手,數次將前來繳糧的官兵趕回縣城。
這件事情越鬧越大,逐漸有了官逼民反的趨勢,好些義憤填膺的百姓,乾脆爬上了伏虎山,加入飛鷹會成為了土匪。
見形勢已經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縣令也沒有了辦法,只好收回了繳回糧食的命令。甚至恬不知恥地宣佈,糧食是由官府發放的,但此時他們的話已經完全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了。
玉河現在搶糧行動鬧得轟轟烈烈,附近的黑山草坪兩縣,也頻頻有土匪的出沒,讓這兩縣的官府緊張萬分。
巨大壓力之下,兩縣縣令終於做出了順應民心的舉動,將存在縣城內的賑災糧食發放給縣內的百姓,雖然只是發了賑災糧食的一部分,但至少讓很多人逃脫了被餓死的命運。
對於兩縣官府的動作,好些百姓心知肚明,他們開始感謝在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