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兩二鍋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廢待興,開局落草土匪窩,壹兩二鍋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能,我們出一部分,大頭得找那些糧商出出血,畢竟,在滁州城如果被打下來,他們也會損失不少。”滁州府的參事是一個幹廋老頭,他平日裡的算盤打的最精,在最關鍵時候也是挺有辦法的。
這參事的主意讓劉廣彥眼前一亮,對呀,這血不能讓自己一家出。就這樣,在滁州此時劉廣彥牽頭之下,滁州府只用了三天的時間,便將八萬擔糧食和兩萬皮布送到了祁嬌的大營。
雖然距離想要的十萬擔糧食還差一些,不過祁嬌等人也滿足了,先押解著這批糧食回到了石守關內,然後又帶兵出去忙碌了,距離石守關只有兩百多里的宋州,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
從大寧各城“借”得的糧食,讓烈鷹軍上下還有三縣的百姓暫時渡過了難關,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僅僅是救急的手段而已,要徹底解決糧食問題,還得以自力更生為主。
在這種情況下,黎昌吉身上的壓力就大了,三個縣就那麼多土地,要想得到更多的糧食,那便只得在提升產量上下功夫。
為了解決這一個問題,黎昌吉絞盡了腦汁,聽說南越有一種水稻十分耐旱,成熟週期又短,產量還很高,於是他便帶著人風塵僕僕地趕去了南越。
往返一個多月,雖然十分辛苦,但黎昌吉返回黑水縣見到葉鷹的時候,卻是一臉的興奮。
在黎昌吉的主持下,三縣開始試種黎昌吉從南越帶回來的占城稻,結果發現這種水稻的確如傳說中所述,對水的需求量要比其他水道小的多。更關鍵是它成熟週期只要五十多天,產量還比普通水稻高了不少,於是三縣便開始批次栽種這種樹水稻。
光有水稻顯然是不行的,嚐到了甜頭的黎昌吉,又開始不遠萬里四處尋找適合栽種的糧食,最後在距離大寧很遠的一個國家,又發現一種在山地產量很高的農作物——玉米。
自從玉米在烈鷹軍控制的區域大面積栽種之後,居民的糧食問題總算得到了解決,讓烈鷹軍將士不再有後顧之憂。
自從在雲山關退了北蠻大軍之後,烈鷹君和葉鷹的名字別在北蠻和大寧兩個之間傳遍了,這場大戰也成了兩國百姓茶餘飯後經常談起的話題。
而隨著北蠻軍退走,起兵來找大寧麻煩的南越和東倭,見在大寧討不到好處,便也收兵回國,使得大寧周邊又恢復了寧靜。
正在忙著遷都的劉構,得到各國退兵的訊息,終於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連忙叫停了遷都事宜,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想離開金陵城這一個花花世界的。
各國退兵是一件好事情,但是這退兵原因變得劉構有些煩惱了,他們還以為葉鷹手下就是一股土匪而已,雖然打著烈鷹軍的旗號,只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誰知,就是這一幫他心中的烏合之眾,居然讓黑罕木骨不得不帶走他的大軍返回北蠻,黑罕木骨率領的北蠻大軍,可是一隻將飛龍軍打得落花流水,還差點直逼金陵的強敵,居然在雲山關吃了苦頭。
至此之後,劉構便不敢再小看烈鷹軍,在各國退兵之後,這一支盤踞在潁州三縣的隊伍,便成了劉構的心頭大患。
“諸位愛卿,你們說說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吧?”劉構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到解決烈鷹軍的辦法,便在朝堂上將這個問題拋給了眾位大臣。
“陛下,這事情好辦,現在各國都撤了兵,咱們便有餘力剿滅這股土匪了,雖然飛龍軍元氣大傷,但狂獅和戰虎二軍任派一支隊伍,都可以讓他們灰飛煙滅。”發言的是吏部尚書司馬烈,大寧的六大家族之中,對葉鷹印象最不好的便是他們司馬家了。
葉鷹殺死了司馬家青年一代的傑出人物司馬明宇,是司馬家一直的痛,不僅使司馬家喪失了一個未來挑大樑的人物,還讓他們成為其他家族的笑柄。
現在能夠找到打擊葉鷹的機會,作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