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兩二鍋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四面楚歌,開局落草土匪窩,壹兩二鍋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遷至大寧內地蜀州。
甚至還有求和派,主張向北蠻割讓潁州和滁州,並每年向北蠻交納一定數量歲幣,以換取北蠻退兵。
持這幾種觀點的官員,在朝廷上爭論不休,而大明皇帝劉構早已沒有了主見,遲遲拿不出可行的方案,讓整個大寧上下陷入了慌亂之中。
大寧三大鐵軍中的狂獅和戰虎兩軍,現在必須駐紮在大寧的東南和西南,阻未南越和東倭兩國兵馬,飛龍軍已經被打殘,現在幾乎是每天都要退好幾十裡,眼看都要退到金陵了。
而劉構指望的勤王兵馬,也是遲遲沒能趕到金陵,除一部分兵馬畏戰之外,好多地方也確實抽調不出人手了。因為看見官兵無暇顧及自己,各地的匪患變得猖獗起來,地方的兵馬光是剿匪已經焦頭爛額了,哪裡派得出人手來增援金陵。
大寧皇帝留夠每天都憂心忡忡,他實在沒有想到,這一夜之間整個大寧居然變得千瘡百孔,在一番糾結之下,劉構終於做出決定,那就是遷都蜀地。
蜀地是個巨大的盆地,四周都是大山,天然的屏障可以阻擋各國的兵馬,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個地方實在太貧瘠了,若是不被逼到這個境地的話,劉構是萬萬不願去這個地方的。
正當劉構緊鑼密鼓地準備遷都事宜的時候,前方突然傳來好訊息,說是北蠻居然撤兵了。
聽到這個訊息劉構實在是大喜過望,而後又疑惑重生,這北蠻大軍打得好好的,為什麼會突然撤軍呢?再派出的人馬多方打聽之後,終於得到了證實,北蠻的十多萬大軍的確已經退出寧太關,被北蠻們佔領了大片土地也重新回到大寧手中。
而迫使北蠻退兵的,並不是大寧任何一支正規軍隊,居然是一股土匪,這股土匪便是盤踞潁州黑山、玉河與草坪三縣,自號烈鷹軍的原飛鷹會匪眾。
時間回到北蠻大軍突破潁州城,北蠻王黑罕木骨站在潁州城頭意氣風發,擊敗飛龍軍這個大敵,北蠻人便可以勢如破竹,直接殺向大寧金城金陵,很有可能重現父親黑漢雄戈的壯舉,一舉擒拿大寧的皇帝和文武百官。
前方的北蠻大軍又打了幾次勝仗,逼得飛龍軍統率劉志遠節敗退,可在劉志遠敗退之餘,卻做了一件讓黑罕木骨極為頭疼的事情。
他每退一步,都執行了堅壁清野的政策,不僅讓當地的百姓全部撤離,還將糧食全部帶走,而那些帶不走的糧食,乾脆一把火燒掉。
劉志遠的這個舉動,著實給北蠻大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北蠻人戰力的確強大,但是沒有吃的,空著肚子又怎麼打仗呢?
北蠻境內大多數是草原和沙漠,田地的數量實在太少,缺糧一直是困擾北蠻人的大問題,這也是他們一直想著入侵大寧,強奪他們土地物資的主要原因。
這一次由於北蠻大軍戰事進行得十分順利,推進的速度十分迅速,給後方糧草供給帶來了極大的麻煩,使得北蠻大軍無法快速推進,順便也給了大寧一些緩衝時間。
就在這時候,屬下給黑罕木骨提出了一個建議,便是拿下潁州烈鷹軍控制的三縣。據說在三縣目前囤積了不少糧草,可以很大程度緩解大軍缺糧之急。
更重要的是,如果拿下雲山關和石守關之間的這三個縣,後方運送資重的隊伍要到達前線,至少可以節省兩天的路程。
這一個建議,讓黑罕木骨將目光落在了葉鷹治下的黑山、玉河和草坪三縣。可還沒等到黑罕木骨派兵攻打烈鷹軍,烈鷹軍已經先發制人,給黑罕木骨的北蠻大軍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自從北蠻入侵大寧之後,烈鷹軍上下中將十分糾結,他們既慶幸不用面對前來圍剿的十萬飛龍軍,又痛恨北蠻人悍然入侵,殘殺大寧百姓。
烈鷹軍眾人目前也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趁北蠻和大寧大戰的機會,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