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4章 東門市遊記,臨高啟明,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璃的百寶架,上面陳列著各色貨物,看得到,摸不著。每件貨物旁都標註著一張硬卡紙,上面寫著價格,李洛由看了下,一共有三種價格,零售、整件和整批。最後還有一個“量大”,寫著“面議”。

各種貨樣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仔細看來大多數是日用百貨和本地土產。和李洛由的猜測一樣:所謂的澳洲貨其實就是臨高貨。合作社大約是以批發為主,

顧客就在這些百寶架前選貨,看中了,女夥計當場開票,顧客拿票到中間的櫃檯上去付錢,換一張小票,往後走去,不知是何花樣?

“這裡的規矩是這樣,”管事的為他解釋,“前面看樣付錢開票,到後面憑票取貨。”

夸克問:“只有貨樣,取到的貨色和貨樣不合,怎麼辦?”

“這個絕不可能。這裡的貨色最講究貨真價實。”管事的說:“澳洲貨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貨色的成色完全一樣,貨樣是什麼樣子,貨物就是什麼樣的。就算有點差別也在毫釐之間。”

他隨後又問了個問題:“這標價裡的‘元’是什麼?我見收錢似乎不用銀子和銅錢。”

“用得是流通券。”

聽得管事的說了什麼是流通券,又看了流通券的實樣之後,李洛由陷入了沉思。今天的所見所聞給他的驚奇震撼甚多,但是都比不上流通券這種東西。

李洛由不是經濟學家,不懂什麼叫貨幣經濟學。但是以他商人的頭腦,不會不理解紙幣的推廣難度和一旦推廣成功之後帶來的巨大好處。

整個明代對鑄錢不甚重視,民間苦於錢幣匱乏,流通不便。因此私鑄小錢劣錢氾濫,官府也不禁。與流通券類似的代幣也有地方使用,但是沒有用到如此的規模,而且從管事的口中知道,澳洲人對流通券的使用兌換都有一套嚴密的制度,還專設了一家糧行來管理,這些做法絕非一般的解決錢幣不足的權宜之計。

澳洲人費盡心機在這裡推廣流通券,這個手筆哪裡是屯居貿易那麼簡單。李洛由的心中又多了一層疑惑。

合作社的二層還是各種玻璃展示架,三層卻是一個個的小房間,都關著門。偶然也有人出入。管事的說若是有大買賣,夥計便會把人請到這小房間裡來,奉上煙茶,自然有人和你慢慢細談。

“……我們掌櫃的也在這裡做過買賣。”

“楊老爺也在這裡進貨?”

“不,是賣貨。”

原來這合作社不僅銷售批發各種澳洲貨,也從本地進貨。潤世堂大量製造的“梅蘇丸”、“秘製陳皮”、“荷葉茶”、“枯草茶”、“燉肉香料”之類也有一部分是透過這裡銷售出去的。

過去的中藥店裡有許多這樣即不算藥又是藥的東西出售,在業務中不佔大頭。藥店也不圖靠這個賺錢,主要是為了拉攏與本地顧客的關係。所以價格不高,百姓居家用著也方便,很受歡迎。劉三對這塊業務相當重視,認為這些產品在廣大農村市場有很大的銷路,所以大量製造,統一包裝發賣。這上面賺取的利潤雖然有限,但是在打牌子上卻有奇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流放到北涼,我成了鎮北王

八千里雲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