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9章 製藥廠,臨高啟明,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些了,得找替代品。”

藥品和各種醫用耗材依賴於化工部門的成就,而且需要太多的專用裝置,特種材料,包括橡膠,耐腐蝕製品等,各種催化劑、試劑,很多很多催化劑是廠家的獨門配方嚴格保密的。

“抗生素可以動手試驗起來了,”趙豔梅說,“我試試看培養下春雷黴素、土黴素和金黴素――這些抗生素的簡易製取比較容易。製取之後先給農業部的動物用,毒性安全的話再在臨床做人體試驗。”

“辦製藥廠需要很多化學品的。我懷疑除了煉焦油之外,化工部門何時能大規模投產。一些簡單的藥物或重要的藥物還是用實驗室慢慢的積累。APC還是可以用比較初級的方法制成的。這段時間能治療常見病和戰傷,能檢驗常見病原體就可以了,再加上搞一些計劃、規則等,其它的目前都做不到。”時嫋仁對這個問題比較悲觀。

劉三見他們都談的差不多了,才開了口:“還有中藥中醫的開發利用,”他歇了口氣,“我知道很多人對中醫有看法。不過中醫還是有許多驗方是有效的。中藥的配製也比較方便,衛生部門應該留意。”

“這個我很贊同。”時嫋仁說,“我早就想和你談談製藥廠的問題,中成藥也是製藥方面的重點。”

“是,一些好用的成藥,儘量複製出來。比如諸葛行軍散之類的東西,可惜雲南白藥這麼好的東西配方是保密的。”劉三不勝惋惜。

“明代有云南白藥了嗎?”

“沒有,1902年才有的。”劉三搖搖頭,“大部分我們知道的特效中成藥都是在清代才完成最終的配伍和炮製過程的。大概福建能買到片仔癀吧。”

“這個不錯。”河馬說,“是中藥裡的消炎抗菌的聖藥。”

“效果的確不錯,搞中藥的人說這是明代的宮廷秘方後來流傳到福建的。應該現在已經有了。派人到福建去採購的時候可以打聽一下。要是知道哪裡做的,乾脆把人都綁回來。”

“不一定要只盯著我們知道的中成藥。”劉三說,“明代應該也有好用的中成藥,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最好能和外事和情報部門聯絡,透過他們的關係去搜集一些中成藥回來。我們拿到臨床上做試驗,就能知道效果好壞了,說不定還能找到改進的方式。”

“嗯,嗯。”時嫋仁表示贊同的點頭。

“還有,”劉三見院長對他的話很支援,話也多了起來,“要確保我們的中藥材的供給。自制中成藥少不了原料的供應,臨高這裡好像只有縣城裡有家藥鋪,我去看過了:品種不太全。我打聽了一下:他們賣得藥材除了少量是本地出的,多數都是從瓊山和雷州進貨來的。這裡的藥鋪規模太小,幾個主要的藥市都沒去過。”

艾貝貝問:“你不是在農莊專門開闢了一個藥圃嗎?”

“差得遠了。”劉三說,“光藥市上常見的中藥藥材有二千種。許多藥材還要經過特殊的炮製。另外,象麝香、牛黃、犀角之類的名貴藥物,不到藥市上很難買到合用的。”

“你是想去藥市買藥材?”

“對!”劉三點點頭,“我去也好,派人去也好,有些珍貴的藥材還是儘早買了儲備起來為好,現在是1629年,大概還算是明末比較太平的時候,以後世道越來越亂,藥材貿易恐怕會中斷。”

“好,這事情我來協調。爭取儘快拿個方案出來。”

會上正式宣佈成立了藥品藥具廠。這個廠由農委會和衛生部合辦。所以廠長的格子比較高一些,由時嫋仁和吳南海兼任正副廠長。常務廠長則由衛生部的趙豔梅擔任,農委會則指派黃大山出任常務副廠長。這兩個人恰好都是搞菌種。

製藥廠設在離農莊不遠的河岸邊。這裡荒地多,又能借用農場完善的基礎設施。而且現在穿越眾中的大部分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魏

老周不莊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畢奇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薛定諤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