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1章 誘之以藥,臨高啟明,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本善進來了,回稟說已經開發了轎伕力錢,問運藥的腳伕什麼時候到。
“沒有什麼腳伕了。”楊世祥面色頹唐,“要得幾味藥,瓊山縣相熟的藥鋪都沒有。整個瓊州府人參都沒貨,松子也沒貨,得去大陸上才有指望了。可是有沒這許多的現錢!”
“要真需要,還是去次佛山吧,那裡總還有幾位世伯在,要他們勻出些藥材來總是可疑的。”
“他們要肯幫忙,先父何至於要到這荒蠻的邊鄙之地來!”楊掌櫃嘆了口氣。說到這裡劉管事也跟著嘆氣。劉三聽劉本善隱約說過一些,楊世祥的父親原是佛山鎮上一家大藥鋪店東之子,因為兄弟不和,才憤然搬到臨高來得。雖說兩邊還互通慶弔,卻談不上有什麼親戚情誼在內。求他們幫忙,多半是畫餅。
劉三故意道:“既然有同宗在,總能幫襯幫襯些許吧?”
“豈止是同宗,我和那邊的東家還是嫡親堂兄弟呢,伯父、叔父也還有幾位在世,論起親戚來,近得不能再近的宗親了。只是情誼一般,要借些不值錢的貨色,大約還能點頭,我要得遼東人參,現在價比黃金,去商量也是白搭盤纏――再說他們也未必有!”
“這遼東的官軍也是廢柴!”楊世祥不由的罵道,“什麼關寧鐵騎,給人打得和縮頭烏龜一般,害的遼東人參、松子、琥珀行情一天一漲不說,還到處都缺貨!”
劉三一聽到“遼東”、“關寧鐵騎”,耳朵便豎了起來。人參、松子都是關東貨,現在兩邊打仗,關外的貨物不能流通,自然價格飛漲,想來後金那裡的關內貨物也不會便宜到哪裡去,不知道商貿部門有沒有打這個主意?
不過聽說他調貨無望,劉三知道自己擔心的事情不會發生了,收購潤世堂的事情有門。如何收購潤世堂,他心中早有了主意,楊世祥這樣的世家少爺,倒馬不倒架,開口就說要入股、要收購,鐵定沒戲。好在他手裡另有王牌,可以慢慢的誘他就範。
胡亂說了幾句門面話之後,劉三從書包裡取出二個玻璃小藥瓶――這幾個藥瓶都是他從時嫋仁那裡特批來的80萬單位青黴素的空瓶子,用來裝他做得藥,以便自抬身價。
“楊掌櫃請看。”
楊世祥看到如此精緻的玻璃小瓶,面露訝異之色,接過來看了看,又小心的研究了下瓶口包著的鋁皮,這才問道:“這是何物?”
“是我自制的幾種成藥。”劉三胸有成竹。
這二個小瓶子裡的藥,一個是諸葛行軍散,一個是闢瘟散,這兩種藥物,都是夏季的常備藥,其中諸葛行軍散的功效尤其顯著,有開竅闢穢,清暑解毒功能。適用於霍亂痧脹,山嵐瘴癘及暑熱穢惡諸邪,能治口瘡咽痛,用行軍散調水點眼,有去風熱障翳作用。取藥少許放在鼻腔內,能防暑闢瘟。在臨高這樣夏季天氣炎熱,潮溼悶熱的地方尤其適宜。
避瘟散是類似的藥,但是藥效遠不如諸葛行軍散,不過是取其清涼爽神的效果,是清末長春堂所創制的夏季小涼藥,因為價格便宜,所以行銷極廣。
這兩種藥物的原料,除了行軍散用到麝香、珍珠、飛金這樣的貴重藥物之外,多數都是常見的藥材,很容易獲得。劉三配製的藥,原料多數是從潤世堂買來得,少部分――主要是香料是從苟家莊搞來的抄家貨
劉三將兩種中成藥的妙用一一道來。以他有限的中醫史知識來說,避瘟散在1629年是肯定沒有的,就算諸葛行軍散,也是到了清代才在《奇方類編》上才歸納出現的,估計在明代也有這個方子,但是知道的人不多,更沒人做成成藥銷售。否則臨高這樣的地方,這正是極好銷的藥,而且原材料不算特別珍稀難尋,以楊掌櫃的醫藥修為,知道這張方子是應該會做的。
當然劉三不肯把這些底細露出來,只說這是澳洲的特製的兩種暑藥,他見臨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