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7章 低產田,臨高啟明,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該多少懂一點吧。這裡的地表徑流是泉水嗎?”
“算不上礦泉水,不過水質很好。水質清,水溫低。”燕雀志很有把握的說,“應該是降水蓄積到地下之後再冒頭出來的。”
“是這樣。”法石祿點點頭,他招呼大家,“走,我們下去實地調查調查這裡的土壤狀況。”
幾個人一起走下了山坡,吳南海帶著他的徒弟――從學校裡挑選來的叫路甲的。路甲家裡是官佃,專種學田。官佃的負擔很重,遠比一般的民佃來得吃力。路甲的父親為了少幾張嘴,就把路甲路乙兄弟兩個給送到穿越集團來了――純屬混口飯吃。
路甲年齡大些,會幹的農活多,人又機靈,就被吳南海收為徒弟了。
一行人在荒地上間隔著距離打了幾個探方,對泥土進行取樣觀察。
“老法!這裡還是磚紅壤。到處都是嘛。”吳南海說。
“沒錯,這是中國南方最常見的土壤。”法石祿蹲在坑邊,“這種土壤的肥力應該是不錯的。如果說在這樣的土地上種水稻只能收不到一百斤,就奇怪了。”
但是下一步的挖掘很快就揭示了此地的低產之謎。他們開始挖出大量的鐵鏽水田土。這種土是因為長期的排灌不佳,土層中有積水造成的,泥土中有大量鏽紅色的氫氧化物,土壤酸性大,氮、磷、鉀含量低,土壤肥力很差。
“奇怪,這應該是長期積水造成的。”吳南海說,“可是這裡離開文瀾河的雨季最高水位線還很遠啊。”
“這裡的地下水位高。”法石祿指了下丘陵地區,“溪流的水,最後都潛入地下的,看起來是個平原,其實下面等於是個吸滿了水的海綿,典型的內澇。”
燕雀志把器材豎起來,觀測了一番:“嗯,這裡的地勢看著感覺不出來,實際比周圍地方都要低,加上丘陵地區的泉水不斷補充過來。地下水位很高,所以形成了長期隱性內澇的局面。”
“這就對了,否則沒法說明為什麼會有這樣廣泛的鐵鏽水田土了。”法石祿說,“美臺洋在歷史上不但有人耕作,而且水田耕作還相當的廣泛。最後是因為土壤的問題才會被放棄拋荒的。”
他這麼說是因為水田土本質上是一種人工化的土壤,由種植水稻的地區每年灌溉積水發育而成的。在自然界一般不會有這樣的土壤結構。
“師父,這個我們這裡叫鐵鏽水田。”路甲插嘴說說,“水田面上常常會有一層油一樣的紅色鐵鏽的東西。其實這裡還有一些是爛溼田,都在小山丘那邊――”
“爛溼田?”吳南海來了興趣,“你們家種過?”
“沒有。”路甲搖搖頭,“到這裡種田都要虧本的。除了福佬不明就裡貿然來開荒之外,縣裡沒人會來這裡種地的。”
“走,去看看吧。”法石祿提議。
很快他們就到了一塊山坡地下,乍一看也是塊普通的荒地,但是仔細看這裡有開墾過的模樣,打得田埂還依稀能看出來。
“這裡過去有福佬來種過,最後絕收。”路甲說,“好端端的田裡就冒水,把稻穀都給淹了。”
他們又打了探方。這裡的狀況比那邊更差,幾乎一挖就出水,有的地方還會出現湧泉的現象。由於長期積水,土壤水分過分飽和,土體極度分散,質地粘重,呈糊狀,很難耕作,土壤層次不分明。
“這土的肥力不會好。”吳南海撥弄著泥巴,從裡面分離出來了許多枯葉敗草,都很完整,幾乎沒怎麼腐爛,“有機質基本上不分解。”
“因為太黏了。”法石祿說,“空氣進不去。等於是密閉環境,有機物怎麼會腐爛?”他搖頭,“這種田更難搞。”
吳南海抓住這個機會,給路甲講授了五分鐘什麼是有機物,有機物為什麼會分解。有機質分解之後對種植的好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