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章 港口建設(一),臨高啟明,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發呆,登陸指揮部發明瞭一個臂章帶體系。
紅色:軍事組警戒人員。
藍色:船舶留守及使用人員。臂章中心有白圈,按船舶型別不同,用漢字印上:輪、駁、漁、登、艇、雜六種字元。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參加勞動的人,如病人、兒童使用這個藍底白雜字臂章。
白色:負責D日當天各項工程建設的專業技術人員。
黃色:登陸指揮部體系下的指揮及行政人員。
白色號碼臂章的,一律屬於“基本勞動力”,臂章上印有一排4位數字號碼。所有“基本勞動力”按五人一個小組自由組合,每個小組各有一個4位數編碼。組長領有一本組工作手冊,每接受一項新工作,工作人員就在手冊上做相關紀錄,同時將因為工作需要發給的工具裝備登記在冊。
派工的事務,由登陸指揮部的人力組統一排程,在人力組的帳篷裡有一張大桌子,一張事先列印好的臨高角-博鋪港地區大比例地圖鋪開在桌面上,上覆蓋著透明紙。各個專業組、勞工組以不同顏色的號碼卡片代表,放置在他們正在進行的工作區域。根據工作內容的不同,人力組派工之後卡片上都要將象徵勞動強度的髮卡卡上去,一根為輕度、二根為中度,三根為重度,以避免各小組之間的勞動強度差別過大。
這套圖示系統雖然簡單,但是和OA系統中的勞動管理系統配合起來使用,不僅人力組可以清楚的知道每個小組目前的工作內容,工作地點、勞動量多少,連每個組領取過什麼工具,多少資材都一清二楚。極大的方便了勞動力的調派和管理
港灣南面的沙灘上,臨時搭起了一個大型軍用帳篷,門口豎起了一塊牌子,上面是七彎八扭的幾個油漆字:“博鋪港區建設指揮部”。這裡雲集了穿越者中的所有建築、規劃、設計、水文各個方面的技術人員。他們剛剛完成的一號工程現在已經發揮起作用。各種工程裝置和物資正在透過浮碼頭不斷解除安裝――有了物質基礎,港區基地的建設自然也要全面鋪開。
帳篷裡擺了一張從船上拿下來的會議桌和摺疊椅,桌子上擺著膝上型電腦和許多裝訂成冊的水文資料集。儘管這裡各方面的技術人員都有,但是大家的主要目光還是落在緊靠桌子看地圖的四個人身上:
冰風,27歲,這個毛髮濃密的小夥子是結構工程師。有專案經理證。擅長的是門式鋼架結構廠房和鋼結構住宅設計、施工。
燕雀志,28歲,胖乎乎的,屬於中國式大學教育培養出來的什麼都懂,什麼都不精的人才。水文學大專畢業,半吊子水利、水文、氣象技工。水文的知識瞭解比較多,懂測繪,能熟練使用水準儀、經緯儀,略懂水利工程結構。
梅晚,30歲,建築專業畢業後在建築公司混跡多年的老混子,專門負責工程造價和管理。會熟練使用各種測量工具,對土木工程的管理和協調也有豐富的經驗。
李瀟侶,30歲,職業規劃設計人員,有建築師和規劃師證,測繪和規劃是她的本行。
這就是號稱建築工程組的四大金剛。當然李瀟侶是女的,但是論到持證之多,誰也比不上。不過她很少施工方面的實際經驗,而且不喜歡拋頭露面。所以四大金剛就以梅晚為主。畢竟他在工地上時間最長,方方面面都懂一些。
“指揮部要求我們在今天天黑前完成港區的基本設施建設:通電、供水、設定卸貨場和堆貨場。完成簡單的設防工作。”梅晚傳達著指示,“我們擁有物資、機械和勞動力的優先使用權。”
“梅組長,我們連測繪都沒做,出不了規劃圖。我對照了帶過來的測繪資料,這裡地形和21世紀差別挺大的。”李瀟侶說。
“沒時間做太細了。”梅晚說,“好在這裡並不是我們建設的主基地,不需要太多的規劃。以小型臨時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