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章 試炮,臨高啟明,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錯,現代火炮上的射表概念就是這麼來的,不過當年和我一起打炮那美國佬說過,這個東西發源很早,16世紀就出現了。”

“打炮”這個詞在個別人的面容上露出了猥褻的笑容。

“有了射表,炮手們只要能估算出距離,就能知道該把火炮上調整到什麼角度了。”林深河又拿起了一塊帶著線的銅製方板。

“這個就是規度,是當時的炮兵測距儀。”他介紹了下測距原理和使用方法。這是一個採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推算距離的簡易數學工具,對受過完整現代教育的穿越者來說當然不值一提。

“不過,這玩意有意義麼?”張柏林疑惑者問,“我們都有望遠鏡,用望遠鏡就能大概的測距吧?還有專門的儀器。”

“要搞土著炮兵部隊的話這個給他們用正好,製造簡單,用起來也不算難。丟了不心疼。”

“這個是銃尺,其實是一把特殊的比例尺,是測算火yao量用。”林深河拿出了另外一把銅尺。

作為火炮的發射藥,西方的炮術家們認為最理想的裝藥值是當火yao完全燃燒完畢之時,炮彈正好射出炮口,早了,浪費火yao,遲了,則身管壁與炮彈的摩擦會使得炮彈出膛的初速降低。

這個理想值當然很難達到,但是鑄炮家們一直透過試驗來測試最佳的藥彈比,從16世紀開始,歐洲的鑄炮師們就在每一批出廠的炮上附贈銃尺。供炮手們在使用不同彈藥的時候計算裝藥量。

有了銃尺,炮手可以透過簡單的計算就能大致推算出不同重量的彈丸大概裝藥量。不僅可以節約火yao,增強火炮射擊的安全性,對射程的精確標定也有極大的益處。這一技術在17世紀由西方傳教士傳入國內。中國雖然號稱火器發明最早,但在炮術學方面基本沒有研究,藥彈比的概念比較模糊,火yao裝填隨意性很大,戰鬥激烈的時候就會大量裝填火yao,往往造成火炮炸膛。所以銃尺一傳入很快被視為“秘法”,以至於當時出版的許多火yao武器書籍裡要麼根本不提此事物,要麼一筆帶過。

中國發明瞭火yao和大炮,卻沒發明出炮術。這種怪異的反差讓大家都有點不得勁。

“開始射擊吧。”

因為沒有射表可用,穿越者就從身管0度開始進行射擊。

首先試用的是傳統的鑄鐵技術造出來的火炮。幾個人挪動著炮架,用身管上那簡陋的準星瞄準了四百米外的一個土堆。

“這精確度――”應愈覺得自己有點象是成年人卻在幼兒園和兒童一起做遊戲。

滑膛炮射擊分為11個步驟,因為是冷射,第一、二個步驟就免去了,火yao是化工組用繳獲黑火yao造粒處理出來的細粒火yao,用粗紙包著,每包250克。

“裝二包吧?”

“好,二包。”

6磅的鐵圓彈從炮口滾了進去,聽聲音沒有任何阻滯。這個遊隙把握的還不錯,張柏林小心的用裝填杆把彈藥壓結實了――這個算是技術活,不能壓得太緊,否則會形成悶燒現象,不爆發。

林深河隨即用長鐵錐從點火口伸進去,錐破藥包,然後往點火口裡灌滿火yao。

“準備射擊!”隨著他的喊聲,旁邊的人趕緊豎起紅旗來。提醒就要開炮了。

“Fire!”

“洋奴!”海軍有人評論。

隨著林深河的一聲吼叫,擔任點火工作的應愈把纏繞在短鐵槍上火繩吹了一下,湊到了點火口――心跳得厲害,當年新兵連出來下部隊第一次實彈射擊都沒這麼緊張。

點火口上的黑火yao嗤得一聲著了,點火口象焰火一樣噴出半尺長的火花來,嘶嘶亂響。頃刻,大炮猛得往後一座,噴射出濃密的白煙和火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魏

老周不莊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畢奇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薛定諤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