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1章 三山街,臨高啟明,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他的一口南京官話的指揮下,轎子打橫,周洞天從轎子裡出來,舒展了下腰身――抬轎子的人固然辛苦,但是長時間坐轎子的滋味也不見得好受。轎子裡可不是沙發椅,連藤椅都不是,乃是標準的硬木靠背椅,坐轎子的人只能端坐期間,身子還不能亂動,外人看上去是即威風又舒服,其實坐得長久了一樣腰腿麻木。

從轎子上下來,周洞天審視了下街道。三山街比起剛才的走過的鬧市要幽靜許多,不寬的青石板的道路上行人無幾,而且大多是“衣冠”中人,大多穿著長衫,偶然有些短打的人物,也是被主人差遣來買書的僕傭們。

兩個人一下轎就引來了街上行人的注目。和周圍的人相比,他們確實太與眾不同了:魁梧的體格、黝黑的面板還有比一般人都要高得身材。

梅林有些不適應――他沒受過情報局的專門訓練,只是在出發前在短訓班裡學習了一個星期。長衫對他來說總覺得不合身,髮髻和頭巾總有要掉下來的感覺。手腳也有點不知道往哪裡放得感覺。

周洞天相比之下就好得多,他到底是在情治口服務的,根據聯合安全會議的決定,情治口的人員要進行一定的交錯培訓,因而他在“農場”系統的學習過。

“走吧。”周洞天對蔡宜邦說道,“你帶路,我們在這裡隨意看看。”

“是,老爺。”

空氣中瀰漫著一種淡淡的墨香,這是真正的墨香――帶著松煙的味道。周洞天有一次在某圖書館的善本部的庫房裡也曾經聞到過這樣的香氣,那是上好的宋版書的氣味。比這裡更為濃郁。

三山街兩側,幾乎都是大大小小的書坊。大得足有五開間門面,小得只有一開間。但是無論門面大小,鋪面的屋簷都很高,從街面上往裡看去,可以看到靠牆擺放的一排排高大的書架,上面放滿了各種書籍。

每家書坊都有字號和招牌。這裡的大多數的書店屬於“綜合性書店”,出售各種型別的圖書。也有的專門經營某些類別。比如佛經、道乘之類的宗教書籍,也有是專營“闈墨”的。所謂闈墨就是每次科考中中式的八股文、試帖詩、策論之類,按照舊時空的說法就是專賣“教輔材料”的。雖然當時的人就對“闈墨”嗤之以鼻,但是科舉考試使得這一行業的需求很大,在明清兩代,書籍出版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一部書從完稿到開始刊刻,印刷出書,至少要三四年。只有當年的科舉考試的八股文,基本上是考試一結束就開始選輯刻印。可見需求的旺盛。

周洞天從大圖書館的講座裡知道,這種專門銷售“闈墨”的書坊基本都是江西人開設的,除了選輯、刊刻“闈墨”之外,另外一項主要業務就是參與科場舞弊,為主考和考生之間牽線搭橋。除了重要性不高的例考和童子試之外,幾乎每一級科舉考試他們都能代辦打通關節的業務。到清代這項業務甚至成了他們的主業。

除了一些書坊是代售書籍之外,幾乎每家規模較大的書坊都是自己有刻板和印刷工場,儲存有大量的板片。這樣的書坊幾乎每家都是前店後坊的模式,站在店鋪外就可以聽到後院印刷工人拓印、打墨,刷鬃的聲音,有時候前後院門敞開著的時候,甚至可以直接到看到刻板和印刷工人忙碌的身影。

周洞天饒有興趣的漫步著,看著各家書坊的狀況。這裡和舊時空的文化市場的書市多少有些類似,但是沒有文化市場的那種喧囂勁。安靜的氣氛夾雜著淡淡的墨香、紙香,讓他感受到一種愉悅。

但是這樣愉悅的心情並不會動搖他要親手摧毀三山街的印刷業的決心。按照傳統印刷方式出版印刷書籍,書籍就永遠是極少數人才能佔有的文化奢侈品。元老院要徹底的打碎這個體制,將知識廉價化、普及化就是必須的條件。

懷著這樣的心情,他漫步走入一家書坊,梅林和蔡益邦也隨了進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魏

老周不莊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畢奇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薛定諤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