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4章 H800型,臨高啟明,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技術開發的科研部門不得設在海南島之外的地方。
然而周克負責的臨高造船廠對搞風帆實驗室又毫無興趣。周克雖然對風帆完全不在行,卻對歐式帆裝充滿了崇拜,對戎克帆裝嗤之以鼻。自然不會願意牽頭搞什麼風帆實驗室。施建濤到處找人,一直找到科技部。科技部在高山嶺地區有個中央流體實驗室,風帆實驗室在他們看來本質上就是個風洞實驗室。
最終根據流體實驗室的試驗結果,施建濤選擇了一種合適的中式帆裝作為和諧輪的帆型。
施建濤利用返回臨高推銷和諧輪的機會完善了和諧輪和中式帆裝、操縱部分的設計。準備好全套圖紙和工藝資料的施建濤躊躇滿志,只能著企劃院給予最後的批准了。
和諧輪雖然貫徹結構簡單的指導思想,但是在具體設計和建造上卻是集中了穿越集團在本時空推行的各種新技術:鐵製龍骨和船肋、助力式手動舵輪、改進型中式帆裝、手搖絞車……還運用了一項過去他們只用在建築業上“鐵包木結構材料”。即某些承力較大的結構材,過去需要較大較為堅硬的木材的,運用“鐵包木”結構之後,就可以用多根木材拼接而成,也可以使用一些較次的木料。鐵皮可以提供極高的抗拉強度,這種鐵包木材料在舊時空的美國、德國、北歐、俄國是很常用的建材和船材。在臨高建築總公司的建築裡也廣泛使用過鐵皮木工字梁。一度被《臨高時報》批為“新時空的豆腐渣”,直到建築總公司一干建築師們闖進報社揪住丁丁給予了一頓“愛得科普”之後才算是得了正名。
“你的船隻,建造週期要多久?”鄔德看完了圖冊和技術資料,問道。
“H-800標準型,如果所有的零部件全部製造完畢,組裝起來到下水投入使用不超過60天。以後熟練了會更快,總裝時間不會多於30天。”施建濤這次回臨高特意到臨高造船廠去觀摩了號稱90天即可投入使用的901工程的船隻的建造過程,認為按照他的思路,一艘標準型和諧輪60天完成總裝下水不是問題。
“那麼這些零部件,你準備在哪裡生產呢?”鄔德問道。他知道和諧輪的生產概念:零部件在各地分廠製造,到香港不過是總裝。說60天完成建造多半還是打了埋伏的。
但是在20世紀的美國,這麼幹是可能的――美國人有著當時最大最完善的工業體系。本時空的臨高雖然也有全世界最大最完善的工業體系,卻根本不可能提供如此之大的生產能力。
目前臨高的各家工廠本身的生產任務就已經是滿負荷了,特別是造木船的主要原材料供應商:木器加工廠,他們的船材生產線已經是在24小時輪班生產了,不大可能再為香港造船廠提供原料。顯然施建濤只能依賴香港本身的木材加工廠了。但是這家的廠無論從產能和還是技術水平上都很弱小。
“我準備使用廣東當地的產能。”施建濤終於丟擲了他的計劃。
香港造船廠的一期工程沒有全套的零部件配套企業,除了一個木材加工廠算是重大配套之外,各種金屬件、纜索、帆布、膩子、油脂、塗料全要靠臨高供應。施建濤的算盤是:逐步擴大廣東本地的零部件供應比率:加工難度不大或者不需要多少加工的原材料先從廣東就地採購――比如填充用的膩子,無非是石灰、麻絲、桐油,完全可以在廣東外包製造。零配件則從和諧輪的木質結構件入手,讓廣東當地的造船作坊進行配套。
但是這並不是一件容易事。施建濤實地考察了黃埔附近的幾家造船作坊,看到粗糙的工具和構件之後,心幾乎沉到了底。
但是在仔細觀察了他們的建造過程之後,施建濤發覺,造船匠人的活計雖然非常粗糙,也沒有圖紙,但是他們建造船隻完全是一板一眼的按照某種模式進行的。建造的船隻遵循的若干種標準的船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