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51章 查錯的數學理論,臨高啟明,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分驗證機(Verifier)的功能。複製完成後,可以改接少量配線,使機器功能變為自動檢查兩疊卡片的穿孔是否一致,並在發現穿孔不一致時停機亮燈報警。
二分查詢再快,總也比不得直接過一遍機器更快。
此外,改進後的版本還可以固定一張母卡在讀卡機構中,穿孔及驗證一疊卡片。在實際應用中,這項功能可以把一批卡片的共通孔位預先打好,減小人工打孔的工作量。
不過,雖然複製機經過改進,也修復了打錯孔的問題,卻仍會偶爾出現漏打孔的現象。最後,攻關小組降低了卡片傳動和處理速度,發現問題消失了。
“看來是繼電器反應速度的問題了。”孫立把手中的筆扔到了桌面上,“降速執行吧。”
所有人都“唰”地看向馮諾,馮諾只好無言地點了點頭。但元老們現在都練得臉皮頗厚――大家水平半斤八兩,誰也別笑話誰。尷尬很快恢復了過來,他又提出了開發譯碼機的方案。
按計劃,製表機本應整合列印和匯總穿孔的功能,出於簡化單臺機器複雜性的目的,現階段製表機沒有包含這些部分。因此馮諾打算先搞個最基本的數字譯碼機,由於不考慮拉丁字母的列印,甚至已經不能稱之為“譯碼”,單純只是列印,其機械結構與複製機類似,無非是檢孔後啟用繼電器驅動弧形字排把0-9的數字列印在卡片頂端。現在複製機算是開發完成了,譯碼機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
機械口的元老們覺得問題不大,答應儘快製造一臺樣機送過去。
會到這裡就散了,馮諾回到了辦公室:他想著今天還得再備備課――隨著機械計算機的進展,他覺得得深入的講授一些與軟體工程有關的數學問題了――第一代的程式設計師幾乎都是數學家。
他在辦公室裡處理了資料中心的日常公文,循例到機房走了一圈,做了日常的裝置維護。又把“待修目錄”瀏覽了一遍,用紅鉛筆在幾個“火燒眉毛”級別的專案上打了鉤,這些只能等上完課之後犧牲睡眠時間來修理了――自從他弄了機械計算機的專案,原先的工作壓下來不少。現在徐老五已經幫他做了大多數的文書工作,本職再荒廢下去可就說不過去了。
好不容易把手頭的事情逐一處理完,他才起身到了工作間。
現在“工作間”裡已經塞的滿登登的。從機械廠製造的各種“工程樣機”塞滿了這個車間,有的則根本不是“技術會議”上的產物,而是某些動手能力強的元老的腦洞的產物――要說完全是腦洞也不盡然,因為這些東西大致就是當年機械計算機發展過程中的不同技術思路。
工程樣機自然是不太考究的,因為時間緊,又多是僅僅驗證設計思路是否具有工程可行性,所以在設計和製造上沒做什麼最佳化,秉承機械廠產品一貫的傻大黑粗不說,許多裝置的零件也是外露的,一來節約製造時間,二來便於隨時查障除錯。
車間裡滿是鐵嘴鋼牙的機器,地上也有不少散落的物料零件。所以馮諾一直關照自己的這三個幫工,進工作間一定要做好防護。他自己以身作則,頭戴藤編安全帽,身穿粗布工作服,腳穿勞保皮鞋。
穿過裝置區,車間的另一頭是研究區,一張笨重的大號“聖船牌”12人會議桌矗立正中,桌面上堆滿了圖紙、文件和草稿計算紙,周圍放著七八張摺疊椅。牆角是碩大的黑板架,黑板上滿是粉筆書寫的公式和數字。靠牆是一排開放式的書架,層層疊疊的塞滿了各種技術資料和參考材料――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就累積起了這麼多的文書材料。這些材料按照企劃院的規定,都由馮珊和李加奈按類別整理裝訂起來――都是要存檔的,為將來的技術工作者提供參考。
可是要是沒有一套高效的檢索裝置的話,這些技術資料恐怕只會沉寂在大圖書館的某個角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