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22章 到南方去!,臨高啟明,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322章到南方去!
一干元老們被周圍這番天花亂墜的路演搞得五迷三道,猶如投資人一般紛紛表示願意“投資”這個計劃。周圍一看效果大好,馬上掏出草圖,將自己計算的投資-回報情況逐一做了說明。特別提到了越南的糧食和汶萊的石油獲取成本――“幾乎可以低到沒有”。
“越南的情況我就不多數了,各位看過的彙報也不少。可以說大有所為。那裡全年水熱條件優越,那裡象我們這裡,不是水災就是旱災。”周圍知道這些人對糧食不太感興趣,所以對越南的優越性就一筆帶過,直奔主題:“汶萊的石油”。
石油被譽為工業的血液,其實還不僅僅在於作為燃料提供動力,更大的用處是在化工生產上。不論石油還是天然氣,都是化工上的重要原料,特別是有機化工更是如此。
元老院的石油工業非常薄弱,倒不是技術不夠或者企劃院叩門,而是石油的供應在這個時空是沒有現成的產業鏈可以利用的。
只要在本時空已經得到運用的資源,諸如:鐵、煤炭、硫磺、石灰、錫、銅……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產業供應鏈,不論是透過貿易還是自己組織開採都比較容易。
石油就沒有這種好處了,雖然零星的開採和使用記錄不少,但是17世紀還沒有任何商業性的開採。從勘探、裝置、工人培訓都得元老院自己來幹,前期的投入非常大。
到目前為止,元老院能開採使用的石油資源僅限於部分頁岩油和臺灣產得石油,前者開採成本很大,後者開採量也很小。石化工業除了一些土法煉油裝置之外,幾乎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這也是長期以來化工口的一塊心病。
“汶萊的石油,按照舊時空的資料主要是出在馬來奕區,也就是BelaitDistrict地區。”周圍特意用英文又重複了一遍,以體現自己的“專業感”,當然他也不知道用英語發音來唸這個馬來語誤差到底又多少。
“這個地區面積很小,不到三平方公里,位於汶萊的最南部。汶萊的石油和天然氣開採都集中在這裡。”
在座的元老都知道汶萊油田的大名,有的人在工作中還接觸過汶萊的原油,但是這種石油是怎麼生產出來很少有人瞭解。周圍幾句話就吸引住了他們的注意力。
“大家可能都知道,汶萊最有名的油田叫詩里亞油田……”
舊時空在汶萊附近的石油勘探始於1899年。開始更靠近於斯里巴加灣附近地區――大約在後來的斯里巴加灣市。後逐步向該國西南方延伸。詩里亞地區的第一口油井於1926年由英國人進行勘探。第一口商業化井於1928年出油,1929年進入正式商業生產。後來詩里亞地區的石油開採由荷蘭皇家殼牌所壟斷,一直持續到21世紀。
“我記得汶萊油是海上開採的,如果是海上採油那可就沒戲了。”有人問道。
“詩里亞油田的主要油井在20世紀60年代前均為陸上油井,而且主要油井都在沿海岸的地區。埋藏也淺。開採容易――而且不需要我們投入太多的力量深入內陸。”
周圍總結起來,汶萊的油田有以下好處:
1、埋藏淺,開發早。最早的勘探在1899年就開始了。商業化出油在1928年。而且儲量相對也比較大,從20世紀20年代一直到D日之前還能夠穩定出產。
2、油田區域相對而言比較小,座標還算比較明確。
3、詩里亞油田出產的原油是優質的輕質原油。就目前利用水平而言比較適合――畢竟元老院的工業而能力現在只能簡單的進行常壓分餾。催化重整神馬的,基本上就是有生之年的級別。
4、油田區域就在海岸邊。便於船運。舊時空因為建設先後的緣故才修建了一條從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